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51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宋凤英 《党史纵横》2009,(12):34-38
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由于政治生活不正常,许多干部不敢讲真话。而作为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却敢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当时,独树一帜地力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被人称为“生产书记”。阎红彦主政的云南,出现了政冶上安定,工农业生产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52.
沈宝祥 《党政论坛》2008,(12):32-32
1964年11月,党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赴任前,中办主任嘱咐他,到任后一年不要说话。那时,所谓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在全国农村进行。这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具体实践。陕两省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搞得很“左”。胡耀邦到陕西上任后,敏锐地发现,运动搞得很过火,打击面过宽,抓人多(1964年全省逮捕6470人,扣留5000多人),  相似文献   
53.
论党在扩大群众基础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史中,党在扩大群众基础方面曾经有过曲折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突出表现在:民主革命时期,党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思想建党”的原则,努力吸收农民阶级和其他社会阶级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促进了国革命的胜利;1957年后,随着党的“左”倾指导思想的发展,党的阶级政策出现了重大偏差,以政治思想划阶级和过分强调阶级出身加剧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形势,使党的群众基础受到严重损害,贻误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生产关系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此,资本主义便遭遇了摆脱不掉的“社会瘟疫”——经济危机。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吸取了教训,开始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盲目性、自发性、无计划性和财富分配严重不公而导致阶级矛盾紧张这些致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对许多观察家来说,1992年激烈的“五月”事件象征着中产阶级在泰国政治中拥有越来越大的势力(见Anek的著作,日期不详)。随着泰国市民社会的最终出现,泰国政治似乎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见格林的著作,1988年)。尽管有许多抗议者在这次事件中死去,但观察家对于泰国政治变得更为自由的可能性仍抱着乐观的态度。 同样,对于许多研究泰国工人阶级政治的人来说,1992年的事件进一步证实了泰国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缺乏和力量的薄弱。尽管泰国工会已合法存在了近20年,尽管它有一些有限的权利,尽管20世纪80年代工会人数迅速增加,但是人们注意到在1992年五月街头抗议中,“工会因没有参与此事而引人注目”(见Sungsidh和Pasukd的著作,1993年a第35页)。这  相似文献   
56.
对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是由于它必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然而资本逻辑本身却也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并不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仍然要灭亡,其原因就在于它与人的解放相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是阻碍人的解放。相应地,其灭亡也有两种形式:一是阶级斗争,一是人与资本的斗争。前者在当代社会已不明显,而后者却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57.
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对立双方相互残酷搏杀,常有逾于人情的惨剧产生。受不同的阶级利益和不同的信仰驱使,不同阶级都会涌现出一批批硬骨头,他们宁折不弯,甘愿为自己的信仰和本阶级的利益而作出牺牲。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和共产党不共戴天,你死我活,都有自己铁骨铮铮的战士。山西作为双方最先重新交手的区域,绝不屈服、死不低头者大有人在。共产党方面,15岁的刘胡兰和16岁的尹灵芝,在同一年里(即1947年)走向铡刀。  相似文献   
58.
一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 ,这场急风暴雨几乎“涤荡”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所有角落 ,历来被人视为神圣的科学领域同样也未能幸免于难。可以说 ,“文革”也是一场反对科学 ,并对之进行“革命”的运动。但要全面地考查“文革”中的科学 ,将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 ,且在短期内 ,仍缺少必要的条件和基础。但是 ,透过刊物这种科学交流的媒介 ,也可以部分地反映出科学工作和科学界的状况。在“文革”中(甚至在更长的时段) ,科学被明显地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 ,而这一点正是本文所更加关心的。就反映“文革”期间这种对科学的政治化和…  相似文献   
59.
黄黎 《党史博采》2009,(3):7-10
<正>一、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先后发生过反右派、反右倾、四清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直到十年浩劫,受到迫害和株连的干部、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数以万计。  相似文献   
6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史学危机论的提出,一些年轻的史学家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要求改良落后的史学研究方法,注重从其他学科中吸取先进的方法论经验,跨学科研究随之兴起并渐成思潮,到20世纪末达到了它的一个顶峰。这次跨学科史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既是对西方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传播与应用,同时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摆脱阶级斗争史学方法论的束缚,适应史学危机论的呼声和学科分化的要求,吸取其他学科的新的理论和方法,走向辉煌21世纪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