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发现宋朝     
《同舟共进》2016,(4):3
在大多数国人眼里,中国历史上存在300年左右的五大王朝中,汉、唐是被公认的"盛世",而提起宋朝,不少人会立刻联想到"积贫积弱"四个字,事实果真如此吗?回望有宋一代,虽然从版图上看疆域狭小,军事上不受周边民族胁迫的日子仅有几十年光景,但其内部科技教育的发展,工商贸易的发达,社会生活体制的完善,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22.
史飞翔 《各界》2014,(12):93-93
1926年,36岁的陈寅恪结束了长达18年的国外求学生涯,应清华大学之聘回国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起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由于陈寅恪此前长期潜心于学业,加之他认为自己体弱多病,恐累及他人,故一直未婚。  相似文献   
23.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先生说:“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达于顶峰,不但超越了前代,也为其后的元明之所不能及。”在五彩斑斓、摇曳多姿的文化丛林中,起源于民间的曲子词,  相似文献   
24.
陈良 《学习月刊》2014,(9):52-53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似曾说过:“宋朝是最适应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陈寅恪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相似文献   
25.
平川 《政府法制》2014,(11):31-31
想成为大师,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修炼。为了律己,许多大师给自己定过规矩。有趣的是这些规矩都可以归纳为“三不”。国学大师陈寅恪教授,精通十多国文字。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考据学、文化学及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都造诣很高。  相似文献   
26.
刘宜庆 《传承》2009,(11):38-39
罗家伦与张维桢的爱情的确是传奇,即使今人来回顾这柏拉图式的马拉松爱情长跑,也会为他们的柔情感动。说是爱情传奇,但两人的爱情有一种清雅如秋水的明净,可以看到中国戏曲中才子佳人的影子。  相似文献   
27.
《天津政协公报》2001,(11):47-48
陈寅恪教授是中外闻名的国学大师、史学泰斗、外文权威。笔者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曾聆听他的授课,趋庭承教,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28.
薛凡 《学理论》2009,(20):129-130
陈寅恪学术成就的取得,学术地位的确立与乾嘉学派之影响关系甚密。陈寅恪治史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广读博证的考据学风,善于疑古善于发现问题的史学思维和他的研究方向都是渊源与乾嘉学派。  相似文献   
29.
饶展雄 《同舟共进》2009,(12):57-59
【"无知批有知"是如何开始的】 2009年是陈寅恪逝世40周年。每当提到陈寅恪,就不禁想起53年前,我们中山大学1956级同学集体拜访他的情景。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30.
彭晓芸 《人事天地》2007,(12):31-32
撇开陈寅恪、钱穆等上一辈知识分子不说,在今天,一个只有专科学历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是否可以坐上名校教授的位置呢?不久前,学者谢泳的经历引起了人才和教育界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