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瑞恰兹的隐喻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全国 《前沿》2010,(22):173-176
瑞恰兹的隐喻理论是对传统隐喻理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隐喻理论的一种批判式继承与发展.他的研究,使隐喻问题从语词层面进入到语义的层面,同时规范了隐喻研究的一系列术语和概念,使隐喻的研究具有科学性.其隐喻理论的思想、研究方法为隐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方向,极大地促进了隐喻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2.
曹琳 《学理论》2010,(14):151-152
本文针对村上春树新作《海边的卡夫卡》一书,分析村上小说独特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交融的创作手法;并通过作者对现实世界与非现实世界(幻与真)的描写,揭示村上作品中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内涵,以及作品中的隐喻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日常生活中,体育概念可以由战争概念构建——体育是战争。体育报道数据、体育歌曲、中国运动会稿件材料三种体育写作形式中,中文表达相对于英文表达要更加丰富一些;中英文关于概念隐喻的表达基于各自的历史和文化原因而有所不同,都倾向于使用与其各自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典故;中文运动会稿件材料里将体育比作战争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英文歌曲中概念隐喻出现的频率很低,因此中文隐喻表达丰富于英语可以作为中文比英文更有表现力的证据。一种语言中隐喻的丰富程度决定了这种语言的表现张力。  相似文献   
156.
车继雁 《世纪桥》2010,(9):154-154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以历时和共时视角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文化进化规律进行阐释的一种新理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以一般意义上的隐喻为研究对象,把模因论引入隐喻研究,以模因论的视角来分析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7.
陶源 《学习月刊》2010,(12):25-26
作为与形式语法相对应的功能语言学在当今语言学研究领域方兴未艾。它的很多思想,如语境、衔接、功能语义场、语法隐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思想就是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交际形式,  相似文献   
158.
席忍学 《前沿》2010,(16):140-142
贾平凹小说中的"畸形"人物很多,但具有文化隐喻的"畸形"人物自《废都》开始出现,而具有文化隐喻的先天"畸形儿"是《白夜》(1995)中颜铭的豁嘴婴儿、《高老庄》(1998)中子路和前妻菊娃的儿子——双腿残疾的石头、《秦腔》(2005)中夏风和白雪的没长屁眼的婴儿。"畸形儿"意象在《白夜》《高老庄》《秦腔》中反复出现,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它隐含了作者不断变化的城乡观和文化态度。不仅如此,贾平凹借助"畸形儿"意象揭示了深刻的世界性主题——城乡关系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而且表现出显而易见的艺术独创性。  相似文献   
159.
英语是比喻语言非常丰富的语言之一,隐喻居其之首。而人类的认知在词汇隐喻意义的理解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层面探讨隐喻不仅是修辞的手段,也作为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60.
李铭 《前沿》2009,(10):184-186
本文通过引用美国著名的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所创作 的《白桦树》等诗歌,对"白桦树"这一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在与其他诗歌互为对照理解的前提下,试图把握"白桦树"这一意象所承载的神性美和人性美。另外再辅以弗罗斯特本人的文献中对诗歌本质的表述,得出结论:"白桦树"这一意象也是诗人对诗歌本质的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