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57篇
中国共产党   1412篇
中国政治   1388篇
政治理论   939篇
综合类   69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政策在亚洲的推进,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高度关注英国的对华侵略政策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揭露和批判大英帝国对华战争的极端不义性,斥责列强侵犯中国人权和掠夺中国财富的强盗行径,充分肯定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时至今日,与中国始终恪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主义大国始终在对外关系中奉行强权政治。因此,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囿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对资本主义只是进行道德的抨击,把社会主义仍看做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将社会主义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走出了乌托邦的荒原。  相似文献   
73.
孙桂莉 《学理论》2012,(24):37-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扭转这种不良趋势.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不断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这对于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把金钥匙。普列汉诺夫继承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并在社会有机体的内涵、构成、运行和发展向度等几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他看来,社会有机体范畴不仅囊括了人类社会生活诸要素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自身。在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方面,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即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心理、思想关系。在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方面,他指出有机体的五个因素之间存在"等级序列"和"因果关系";社会意识自身有其变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有机体还具有"整体性",许多"环节"共同作用推动有机体运行。在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向度方面,他认为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人的自选择性都起着作用。但由于理论脱离实际,普列汉诺夫对于社会有机体演进过程的认识存有明显的缺陷,最终陷入了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75.
马克思以前旧自然观具有非实践性的特征。在马克思看来,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离开实践去理解是不能真正解决的,是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感性自然观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自然观。在马克思看来,自然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渗透和相互中介构成了人类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是对自然界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同时也是在诉诸一种社会历史性的理解。质言之,实践历史性是马克思感性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76.
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探讨人的价值问题,但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确是马克思的学说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与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不是孤立地、抽象的讲人的价值,也不是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和阶级来讲人的价值。马克思始终强调人的价值的现实性,主张从现实的、感性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现实的个人"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逻辑基石;"自由"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理想目标;"感性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77.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基本逻辑是,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验证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真理性。但是,实践表明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也存在明显的弊端,特别是既得利益格局的阻挠,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的深层原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78.
《学理论》2015,(23)
两汉时期,由于受到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条件所导致的有限而间接的交往状况影响,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仅是基于对丝绸的迷恋与利益驱动凝结而成的乌托邦意向。全面考察中西方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往的初始阶段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们立足当前重新评价和认识中西交往历史,全面实施"一带一路"新开放战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
苏健 《学理论》2015,(8):10-11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旅途上不懈地跋涉着,晚年的马克思在探究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路途上,将目光的着眼点转向了东方社会,并在研究俄国农村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惊人地发现了存在于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之间的,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农村公社这一原始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80.
王真真 《学理论》2015,(7):29-30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前途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与基石,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写过一本关于社会形态理论问题的专门著作,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诸多观点也是散见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众多著作之中的。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为线索,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概括为最初探索、初步形成、发展成熟、晚年提升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