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9篇
  免费   103篇
各国政治   497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1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7篇
法律   567篇
中国共产党   255篇
中国政治   392篇
政治理论   678篇
综合类   10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建构我国的问责制政府:理论基石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个有公信力和有效率的现代政府应当是有责任性并可问责的政府。我国自去岁抗击非典以来对在政府工作中失职或渎职的官员严加查处的动向是推进政府问责制的一个令人鼓舞的开端。政府行为须问责的理念和实践在抗击非典中激发,推进政府问责机制建构之紧迫性正日益清晰地为人们所认识。建构问责制政府是对政府及其官员行为的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政府责任性不足和问责乏力的状况表明,依据善治和法治的理念加快建构政府问责制是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2.
试论中亚的安全问题及中国与中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闯 《外交评论》2004,(3):36-44
中亚的安全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大国在中亚的争夺是中亚成为安全热点的一个外部条件,但中亚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政治体制问题也是主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与外部条件,都是影响中亚和我国的西部安全因素。中亚国家的内部因素是历史的遗产,但在现实的政治安全中依然起着决定作用。中国与中亚国家安全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3.
Manipulative mixed messages from candidates to voters affect what governments are entitled to do in office. A party that wins an election gains a 'mandate to rule'. But there is a second type of mandate: a 'policy mandate' to enact specific policy proposals central to the winning party's campaign. Mixed-message politics in general can undermine policy mandates, and the use of 'dog whistle politics' - telling one group of voters one thing, while allowing or encouraging another group to believe another - makes the inferring of policy mandates especially problematic. Referendums provide only a partial remedy to dog whistle politics. Winning a clear policy mandate means forgoing dog whistle politics, despite the short term electoral advantage they may deliver.  相似文献   
64.
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突破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举措。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贯穿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扩大了党员和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成为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5.
华人新移民包括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移民、台港澳移民和东南亚华人二次移民.本文拟探讨华人新移民的分布、特点、新移民内部以及新、老移民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国际移民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跨国移民将不断增加.华人新移民是国际移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改变了海外华人分布的格局,赋于海外华人新的特点,并为移居国和祖籍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6.
我国地方政府间无序竞争的危害、动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间的有序竞争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间的无序竞争具有较大的危害,它威胁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平衡.无序竞争的动因主要包括政企不分,职能不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压力,现行考核机制不尽完善等方面,而优化政府架构,开展区域政府合作,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塑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消除这种无序竞争的对策.  相似文献   
67.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68.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称激进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流派.20世纪90年代初,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度复兴,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围绕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点、影响及其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对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批评,并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危机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一种新的、更加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替代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现代性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秩序、政治体制、文化状况的统称.质疑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质疑,主要有:以"微观权力论"质疑批判了西方所谓的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自由民主制度;以"工具理性"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异化为统治人的力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以"非中心化"思想,质疑现代化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中心主义,诸如,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等,同时表达了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的价值和利益的关注.这些质疑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启迪是:首先要明确我们搞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才能避免西方现代化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在现代化进程中,要注意从产生异化的原因入手,创造条件防止科学技术异化为统治人的力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拒斥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正确认识、处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矛盾,求得经济与社会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准确地把握社会形势,成功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唤醒了民众的革命觉悟,有效地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群沟通的有效运行机制,对新时期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