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由于国家体制和赶超战略的原因,我国行政模式形成了一体化的行政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作中,加上官僚制合理化的不足导致了临时组织的大量出现。临时组织帮助行政机构完成了多项重大社会任务,但是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正式官僚组织的效能不足和社会与政府对临时机构的依赖性文化。因此,临时组织需要进行合理化和制度化改革。  相似文献   
42.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取向是以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为基本取向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正是在政府的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推动下,新公共管理理论悄然而至。但对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再审视则表明,新公共管理由于其内在的缺陷而不可能成为一种普及各国的公共管理模式。而官僚制因其所蕴涵的理性价值以及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因而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官僚制日益成为行政改革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众矢之的也说明引进新公共管理的必要性。因此,公共管理改革应立足于新公共管理和官僚制两者的互补与融合,这也是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3.
官僚制批判研究的新视角——一个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制批判研究的视角并不统一,根据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来回顾这一公共行政的核心问题,旨在厘清混沌、深化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学科式类型化能够凸显表象背后的理论价值,就对理想型官僚体制的批评和反思而言,后现代哲学、政策分析以及公共管理学等视角是公共行政学演进的最新成果。每一个学科视角在研究路径、兴趣焦点、学术事件、核心思想与学术贡献等方面存有各自的回答,尤其是多元的研究方法,即解构哲学、角色互动理论和新管理主义,使得对同一议题的争论呈现不同特色。基于学科最新知识的批判性研究,在不断修正理性官僚制局限的基础上,深化了社会科学对基本组织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为体察和审视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44.
马克斯·韦伯理性官僚制中的人事行政管理活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行政人员的选任,行政人员的定岗与培训,行政人员的日常管理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在理性官僚制这个大系统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理性官僚制风格的独特内容。这种管理在保证行政人员训练有素完成各项工作,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满足行政人员自身的情感和需求,有效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行政人员的潜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45.
以"个体性"和"实体性"为特征的官僚制组织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即周期性地陷入僵化的困境并通过组织变革而重新焕发生命.但是,深陷"个体"枷锁中的官僚制在变革上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决定了官僚组织的历史性.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促使了转型中的现代组织是围绕着"团队基础"而不是"个体基础"来构建,高效公共组织必须以公共组织高效团队为根基,而基于团队的公共组织形态--"团队基础公共组织"是开放性的、被社会所结构化的组织形式,也必将成为未来公共组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前沿理论五花八门,但其中比较宏观和有持续影响力的当属20世纪年70代末和80年代初兴起、到现在还在继续的长达二十多年的政府改革思潮.这一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新公共行政/服务以及治理等前沿理论都与公共选择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或是在批判公共选择学派的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这几个理论相关又不尽相同,与西方思想界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反映着不同思想阵营和不同理论之间的博弈,并没有达到能够相互替代的程度.它们的风行在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界也引起了层层涟漪和概念上的混淆.从西方公共管理改革实践的历史背景出发,重点就这四大理论的特点、渊源和理论效度进行综述和评论,并讨论了它们对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7.
This article tackles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ic retrenchment in welfare state research by focusing on two core elements neg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civil service and governmental revenues. Saskatchewan has possessed key ingredients associated with generous welfare states: a dominant left-wing party, a supportive bureaucracy and important non-visible fiscal revenues.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welfare state literature, this is also an excellent recipe for maintaining a generous welfare state amid attempts, primarily by right-wing governments, to scale it back. Yet, most social indicators in the post-Devine years demonstrate that Saskatchewan can no longer be considered a leading welfare state in Canada. Reforms to the bureaucracy and a host of financial measures resulting in a near default explain why the Devine government was successful in its efforts to disrupt the CCF/NDP social legacy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NDP regained power for 16 years afterwa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