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日本国冲绳县那霸市现存《程氏家谱》中所记载的程顺则身世、生平及著作的解读,对17世纪琉球国孔庙、启圣公祠和明纶堂的修建及琉球国孔庙祭祀仪式的变革考证,叙述了中国儒学在古代琉球国的传入与发展以及对琉球国伦理道德规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本文针对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早期,韩国汉文学作家流亡中国满洲时的体验及其如何将体验从文学角度加以形象化,并就其意义进行探讨。目前,对这一主题的综合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这是因为研究者们认为这一时期是韩国汉文学的结束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家们在日记中详细地记载了其在满洲的生活感受,其间对本民族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将当时满洲的生活状况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来。特别是对于儒教复古与革新的描述,使我们可以充分了解那个时代的思想风向及作家们的顾虑所在。  相似文献   
83.
古代儒家官德思想内涵丰富,其主要内容有公忠为国、以民为本、立身持正、勤勉尽职、清正廉洁等方面,其中进步的、有价值的官德思想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对于增强干部道德建设的民族文化内涵、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84.
肖国锋 《学理论》2012,(18):21-22
各正性命是轴心时代政教思想的核心,解释轴心时代政教视阈各正性命的内涵,阐释为何各正性命是政教思想的核心。政教如何开启个人的各正性命,主要实施礼乐教化、尊重、引导地方习俗,遵循无为的政治来实现。  相似文献   
85.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为儒家经典,《论语》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关于教育开展的时机、程度和效果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握好时、度、效,才能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其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在中国心性史上,先秦儒家的人性观无疑肇始于孔子,但真正建立普遍人性论的却是子思,孟子则进一步完善了“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并为之提供了心性根据。世硕等人的思想全貌长期以来不为人们所知,但新近出土的郭店楚简之《性自命出》的出现弥补了这一遗憾。它不仅展现了世硕等“有善有恶”说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补足了子思与孟子间长期缺失的思想史环节,从而使我们完整地梳理先秦心性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7.
对待古老的"孔家店","打倒"是不行的,"转化"是必要的,然而"重构"才是根本的。不应该将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简单对比,将前者看成"普遍伦理",而将后者贬为"特殊伦理"。实际上,儒家伦理既是一种"普遍伦理",也是一种"特殊伦理",前者表现为"天人合德"的终极原则、"仁爱"的普遍原则与"先仁后礼"的先验礼制原则,后者表现为"五伦关系"中那种"各得其所、各就各位"的"序位伦理"。"德"与"位"的统一就是"普遍伦理"与"特殊伦理"的统一,因此,儒家的"德位"之思具有深刻的形而上意义。  相似文献   
88.
50年前"中国哲学史座谈会"上关于唯物与唯心的争论为当今观念形态的"去蔽"工作提供了借鉴,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主义是我们在推进中国哲学学科建设中应该避免的,贯通自我学术生命与民族文化生命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9.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在现实情境的感发下产生“四心(端)”。“四心”集感知、想象、情感和直觉等感性因素于一体,其作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四心”的感受体验过程在儒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较好地体现出儒家的价值追求,所以称之为“儒家的审美方式”。它虽然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美学理论上并没有被充分自觉,不像自然情感感发那样发展出感物学说。重视这种审美在道德活动中的基础地位,有利于缓解道德主体内心的冲突,并可以抗拒在道德活动中对既有观念和规范的非语境化运用。  相似文献   
90.
公正和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之一。不仅如此,公正与平等还是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来说,伴随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显性化,那么如何通过改革完善法律制度,逐步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既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儒家的社会公正思想比较丰富系统,但没有论及社会的平等问题;墨家公正思想不如儒家的深刻全面,但对平等问题有很好论述,两家恰好形成学术上的优势互补。站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儒家的公正思想和墨家的平等思想,都应是我们建设中华新文化宝贵的思想遗产和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