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信访是一种低效率的和具有人治性质的救济方式,但农民却对此乐此不疲,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司法是一种昂贵和复杂的救济机制,由于我国法律援助的供给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平衡,这使很多贫困农民无法获得公平的司法救济,从而踏上上访之路。在建设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国家一定要重视法律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加快、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类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大量涌现,较集中地通过信访这个渠道反映出来。对涉法信访结而不息问题,要从加强案件质量保障机制、提高执法机关诚信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考虑解决。  相似文献   
13.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和反馈机制,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是人们参政议政的特殊渠道。信访受理人的工作效率高低,决定着整个信访制度的正常运转。本文对信访受理人这一群体进行分析,提出信访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促进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居高不下,“群体访”、“越级访”、“重复访”情况时有发生,信访人及近亲属缠访、闹访情况比较严重.依法妥善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诉访分离是关键.诉访分离是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有效途径,政法机关唯有理性改革、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正确面对,才能适应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司法改革的需要,才能引导好、处理好、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难题.  相似文献   
15.
在公安机关的信访工作中引入临床心理学技术,对化解由心理问题造成的信访疑难积案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基层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实际案例也证实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从根源上化解矛盾。实用信访矛盾化解技术的形成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和相关心理咨询技术,还要把握好实践应用中的技巧及其时机。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临床心理学技术在信访工作不同阶段的应用,切实地将此项技术推广、运用到公安信访工作中,使公安信访工作更加合理和高效。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晚年时代背景有了新的变化。时代背景的变化需要理论的自我完善,因此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阐发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并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作用,分析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这些思想对我国推进指导思想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信念,以三大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涉法信访是指那些已经或应当由司法机关受理,或者是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对于司法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所提出的申诉和控告未自能如愿,转而向该级司法机关或其上级机关投诉,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请愿,而依法应当由有关司法机关处理的活动。在涉法信访中,与检察业务工作有关的涉法信访通称为涉检信访。涉检上访案件反映了检察机关各执法环节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涉检上访案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访是政府沟通公民的一条特殊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寻求司法和行政救济的有效通道。健全完善的信访机制,对更好地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信访的功能和作用,规范信访程序和完善信访机制就显得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信访工作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中国特色信访工作体制,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坚持用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和推进信访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合力,推动信访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at the published letter does as a form that is both intimate and public, and how it is particularly resonant when dealing with the silences and absences around queer and feminist artist of colour histories. Connections are made between three letters published in feminist and queer journals and books, written for readers who may include the writers’ loved ones, friends, contemporaries, and future readers. These three letters are contained within the following publications: Surviving Art School (2016) by the group Collective Creativity, a QTIPOC artist group who made the publication as part of a wider project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Black British Art (members are: Evan Ifekoya, Raisa Kabur, Rudy Lowe and Raju Rage); a special issue of FAN (Feminist Arts News) edited by Lubaina Himid and Maud Sulter in 1988, the precursor to the more well-known collection Passion, edited by Sulter in 1990; ending with Himid's recent reflections on her curation in the 1980s through a series of ‘Letters to Susan’ published in the 2011 catalogue for the exhibition Thin Black Line(s) at Tate Britain. Through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se exampl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letter form, asking if it allows feminist and queer artists of colour to present their experiences in a manner that encourages all their readers to take part in the conversation, whilst prioritizing calls for other people of colour to respond.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published letter form keeps feminist histories alive and creates a counterpublic that speaks to and for a community that is imagined as both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diff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