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2篇
  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126篇
工人农民   149篇
世界政治   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8篇
法律   447篇
中国共产党   297篇
中国政治   783篇
政治理论   329篇
综合类   105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文化与民族     
改革开放以来,在冷战结束后形成的经济一体、政治多极、文化多元这一世界格局的国际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密切。“文化”一词以一种新的姿态在中国大地兴起,备受关注,很快形成了一股具有普时性及普世性的热潮,对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即便对于长期处于边远封闭半封闭的民族及民族地区,也无一例外地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化与民族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与民族的走势如何?亟需引起高度的重视与度量。  相似文献   
162.
崔树强  陈桂荣 《青年论坛》2011,27(1):103-105
教育的公平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廉洁教育的实现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也是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廉洁教育必然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本文就校园廉洁文化的构建进行理论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3.
陇之秦文化,就是一部放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品质。陇之秦文化的历史源起,一是陇之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秦文化发祥的初始条件,二是陇之本土文化构成了陇之秦文化的命脉和基石,三是陇原地处边陲、多个民族在此聚居、多种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四是陇原宜耕宜牧、使陇之秦文化兼具农牧两种文明生成、交融的特征。陇之秦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一个“功”字,即踏实苦干、遵法守纪、建功立业、开拓进取的事功精神,推动了秦人事功制度体系和人生价值体系的确立。事功精神内含两个基本要求,即尚贤尚功和赏罚分明,前者是事功的精神激励机制,后者是事功的物质激励机制。陇之秦文化,正是以这种事功精神为核心和灵魂,使其质朴大气、好勇尚武、事功精神、自强不息、开放融合、变法创新、法治原则、大一统精神等文化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淋漓尽致的体现,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文化品质。陇之秦文化,对今日陇原文化建设、经济腾飞、各项事业的振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大统一,无疑具有良好积极的启发意义、凝聚效应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4.
构建国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是国防文化建设适应时代求的新课题。应充分认识新时期构建国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战略意义;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在改革创新中构建国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体制;落实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走依法建设国防文化的路子;加强国防文化专门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它们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坚持不懈地在“融入”上下功夫,拓展国防文化的建设平台和生长空间;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营造人人学习国防文化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党政军群各司其职的制度,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5.
人类文化的发展,从宏观上看已经历了自然文化和科学文化这两个文化千年.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极有希望建构以生命为核心的文化新千年,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整体性跃迁.  相似文献   
166.
论民族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失真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其中民族文化的失真是民族旅游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同化、商品化、庸俗化、价值观的蜕变、文化传承的断层、民族文化环境"原生土壤"遭到破坏和开发的模式化等方面。应该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生态博物馆和"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模式,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7.
在我国当前教育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未受到足够重视。这不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是解决我国民族教育问题的科学理论。"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在这一理论中,多元文化教育与一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8.
吴树新 《中国发展》2007,7(4):20-23
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文明观,是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总和。生态文化建设包括发展生态产业,实施生态工程,进行生态体制、生态社会及生态社会风气建设。环境教育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其主体有学校、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等。  相似文献   
169.
桂林的远古先民为孕育桂林建筑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背景,灵渠的开凿使桂林传统建筑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唐宋时期桂林城建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桂林城市呈现山环水抱、自然天成的格局。桂林山水要保持独特魅力,必须在前些年实施两江四湖工程,显山露水、绿化美化和改造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创新,找准定位,突出标志,自主创新,以和谐的建筑神韵彰显桂林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170.
罗兰·巴尔特是法国20世纪符号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符号理论,主要集中于《神话学》一书中,《神话学》实际上是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做的批判。解读这一文本,对于理解巴尔特的符号理论,解读现代视觉文化具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