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90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篇
法律   221篇
中国共产党   99篇
中国政治   196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2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及其与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关系,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哲学立场直接地属于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立场,其间潜在的差异是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的批评间接地流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932.
分析学还是解释学——法律论证之知识属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证理论主要源于分析学,这一点一般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鉴于解释学与分析哲学在哲学上大体分属两种不同的思维传统,因此,解释学与论证理论之关系便值得探讨。法律论证理论固然来源于分析学的传统,但如果没有解释学知识的支持,它也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没有解释的论证是空洞的,没有论证的解释是盲目的。二者均致力于型构具有实践理性品格的法学知识。  相似文献   
933.
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抗日战争,在全面分析战争全局复杂矛盾的基础上排除各种干扰,紧紧把握战争中的主要矛盾,强调要做好量变这篇文章,指明了中日战争必然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对如何组织和推动量变,如何提升量变质量、缩短量变过程,使质变早日来到进行论证;通过论述战中物与人、持久战与速决战、集中用兵与分散用兵等关系,提示了以弱搏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934.
哲学发展是内在矛盾的运动,哲学创新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历史发展的双重变奏.唯心主义在哲学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使得唯物主义的哲学创新常常表现为对唯心主义创新成果所含价值的科学解构.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义是走向实践,但其学术意蕴则是离开哲学思辨.哲学创新须把握好哲学特有的学术理路,其中,允许唯心主义正常发展有利于哲学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5.
我国当代发展哲学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探索我国现代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坚持人本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于坚持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代发展哲学的人本性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化提供了途径,找到了重要的现实切入点.  相似文献   
936.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源远流长,近代认识论哲学虽然摆脱了古代形而上学的朴素直观的独断的思维模式,但依然传承了对同一性、绝对性、确定性与必然性的迷信.究其根源,就在于传统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现实性的哲学.当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是经过马克思实践观与胡塞尔现象学这一环节,才真正使得传统形而上学逐渐成为了历史.  相似文献   
937.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从政治学的角度发掘孔子思想的宝藏,深入了解孔子的国家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研究孔子的国家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政治现象和政治文化,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在现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938.
吴育林 《思想战线》2007,1(1):41-46
实践性与主体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主体哲学意境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既坚持人类利益是人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又强调人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矛盾中的主体性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3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启发人的智慧与方法之学,对提高学生素质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近些年来的学校教学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科学定位,这既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原因。哲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现实作好符合哲学本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940.
马玉珍 《思想战线》2004,30(3):60-65
中日妇女具有相近的文化背景,她们的境遇、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社会权利的发展变化也大致相似。尽管中日两国政治制度不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两国妇女的经历却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