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描述了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的少数民族员工在物质维度、制度维度和精神维度的文化适应状况,提出了适用于文化适应研究领域的三维分析模式.文章认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适应现象时,三维分析模式能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层次分明的观察基点.  相似文献   
72.
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即村委会选举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法的有权解释。基本的法律渊源与基本法律并不是一回事情,村委会组织法从严格的宪法意义上来讲,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并不是一部基本法律。对村委会选举作出规定的“中办”、“国办”“两办通知”虽不在立法法规定的法规、规章之列,但不应将其排除于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之外。目前,有必要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村委会选举法。  相似文献   
73.
郑建君  马璇 《公共行政评论》2021,14(2):135-153,231,232
【问题】政治信任是支撑政治系统运行的重要心理基础,对推进政民良性互动、提升公众的政府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村、社区是公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和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人们对村社的认同如何转化为对政治系统的信任以及此过程受到何种条件的影响,这将是本研究尝试探究的问题。【方法】论文基于95个行政村和城镇社区的5040份有效数据,将村社认同作为高层级变量,运用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和贝叶斯可信区间估计,对所提出的跨层级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村社认同对个体的政治信任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公民参与在二者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个人传统性不仅在村社认同和公民参与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也能进一步调节村社认同与政治信任的间接关系。具体来看,在不同水平的个人传统性下,村社认同差异通过公民参与对政治信任影响的间接效应表现出来。【贡献】论文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揭示了“村社认同→公民参与→政治信任”这一中介作用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个体传统性变量对上述影响机制作用发挥的边界效应,为理解和分析本土情境下公众的政治信任发生机制提供了可鉴路径,对激发公民参与、提升政治信任和推动基层治理转型的治理实践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74.
韩国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进行的"新村运动"实际是一场由政府发起的,以缩小城乡差距、改造农村、造福农民为目的,以开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村庄建设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的思想教育,物质文明建设与伦理精神教育互动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运动。就是说,新村运动是一项提升农村基础环境与农民素质的政策措施。而笔者所提到的"农村工业化"是一项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社区差距的经济为载体的农村经济发展上的措施。虽然这两种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韩国农村地区还是存在城乡之间的收入、教育、社区发展上的差距。更严重的问题是,最近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农村空洞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为了突破这些农村问题,政府制订了农村定住生活圈计划。本文将解释与探讨韩国农村定住生活圈计划的内容,并进一步讨论与借鉴韩国农村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5.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change processes of child residential care as depicted by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Estonian SOS Children’s Villages (SOS CV).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aily life in substitute homes, this study aimed to gain an in-depth and contextualised understanding of this deinstitutionalisation process. The changing approach of SOS CVs from institutional village-life-based to community-based approaches where nonbiological children are raised is discuss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id changes as deinstitutionalisation and their complicated nature is outlined. The latter is attributed to the divergent effects of activities. The findings ultimately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uch change processes result in both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to the Estonian substitute care system.  相似文献   
76.
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的“清廉、高尚”品质进行赞颂,并通过他本人的实践给他的后人留下“爱莲(廉)”家传。桂林灵川县江头村的周氏家族遵从祖训,将爱莲(廉)文化进行实践和发展,矢志不渝。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旅游是将这种文化传承并传播下去的有效价值转换机制。通过恢复村周边莲田种植,开发设计“爱莲(廉)”旅游产品,促进莲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77.
李秀峰 《当代韩国》2014,(3):106-112
韩国在韩国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新农村运动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本文从韩国建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推动主体之间形成的善治特征,变革目标和战略选择等角度,全面分析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要因,以及韩国经验对中国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8.
农村社区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用单一的模式来进行村落的治理,这也决定了农村警务模式的多样化。在实践中,应该采取因地制宜和务求实效的原则,多元化地开展农村警务。"警务室+出租房屋托管"、"星座"型、"卡室合一"、"驻村协勤"等警务模式都是农村警务的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79.
从《白鹿原》到《丁庄梦》,是一个农村人自我德行逐渐丧失殆尽的过程,是从"仁义白鹿原"蜕变到"末世梦魇的丁庄"的过程。《白鹿原》人的自我始终生活在祠堂里,个人自我以道德自认,其外在表现则为"学为好人"。丁庄人丢了《白鹿原》的"魂’,人死如灯灭,完全去意义化。表现在丁庄人现世的生命如同果戈里笔下的"死魂灵"。丁庄最后的悲惨结局可想而知:人去村空,"穿过丁庄时,像穿过没头没尾的沟壑一样"。  相似文献   
80.
提起印尼棉兰的华人,人们马上会说这里福建人很富有,很能干,经商成功。其实,最早来到此地并为这里的开发立下汗马功劳的应该是客家人,印尼棉兰开埠功臣是梅县人张榕轩,在印尼棉兰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们有理由为客家人祖先在棉兰曾经创造的辉煌而感到自豪。此外,以海陆丰客家人为主体的日里各大小烟草种植园工人,曾经为当年日里的经济发展流血、流汗,他们的功绩不可抹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