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8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阶段,西部地区曾有一些企业较早创办,但除一二家企业勉强维持外,其余均昙花一现,相继停闭。除了自身因素,还因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主要不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而是得助于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注入,而这是西部所明显欠缺的。同一时期,除了大宗出口商品长途运销外,西部省份的土产运销范围狭窄,商业发展和变革迟滞。与此相关,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普遍滞后。缺乏近代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促动和引领,是晚清至民国西部经济落后于东部的具体表现,也是这种落后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受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商品结构、世界市场需求变动、发达国家经济的短期波动等所导致的贸易收支波动,以及外国援助、贷款及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1945-1970年期间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很不稳定,大多数国家的国家收支出现了逆差。  相似文献   
103.
曹伊清 《北方法学》2010,4(1):125-135
房地产契证制度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房地产法律规范制度,至清末已发展得相当完善。房地产契证不仅记录房地产交易的具体内容,记载政府的法律规制情况和对房地产的实际管理状况,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在清末社会的动荡变革中,财产关系相对稳定,房地产交易能够正常进行,社会生活得以正常延续,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契证制度在保障交易安全、维护财产秩序方面的作用。通过颇具特色的清末南京地区房地产契证制度,研究清代房地产契证与房地产法律规制的实际作用,研究清末完善的契证制度在保护个人财产、维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基层管理秩序、保护基层社会老百姓的生存权利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欧陆法律史概览:事件、渊源、人物及运动》是美国法学院协会"大陆法史系列丛书"中的第一卷。此书除第一编、第九编外,其他七编均以国别为经,又以各国法律发展中的主要时期为纬,描述各国法律发展中的几大要素,即事件、渊源、人物及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它不仅是一部介绍欧陆各国(不包括斯拉夫法系、拜占庭法系及匈牙利法系)法制史概况的书籍,还是一部法学史作品。意大利法、瑞士法、斯堪的那维亚法及西班牙法等内容研究角度别致,内容新颖。本书的用功最勤之处,不在于它的理论建构,而在于其正本清源,旨在说明什么是真的法律史。法学译著应该注意主要遵循"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服从主科"和"尊重规范"等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05.
<爪哇史>是研究莱佛士殖民统治思想的重要著作.在<爪哇史>中,莱佛士认为爪哇农业具有巨大潜力,并驳斥了爪哇人人种低劣的偏见,借此呼吁英国政府永久占据爪哇殖民地.受18世纪末以"幸福"(Happiness)为目标的殖民理论的影响,参照英属印度殖民政府的柴明达尔制,莱佛士设想通过土地税改革(Land-rent System)发展爪哇农业,以获取稳定的、巨额的殖民利润.  相似文献   
106.
报纸在近代外交中具有重要作用。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外交部门的机构设置中凸显了对外报的重视。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清政府也能够将外报作为获取外交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以此作为外交决策的重要参考。对外报的重视与利用体现了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外交心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探寻了中国东南亚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回顾了主要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学术机构之现状。通过对中国东南亚研究重要刊物的载文分析,指出其研究重心和兴趣的转变。文末,作者还点明了中国东南亚研究所面临的学术挑战。  相似文献   
108.
Mustafa Kemal Atatürk, founder of modern Turkey, was one of the early leaders of the Young Turk movement. Nevertheless, when he founded modern Turkey as a nation-state he pushed the veterans of the Young Turks aside, as their pan-Turanian ideology no longer suited the basics of the new state. The leaders of the Young Turks represented the past and their perceptions no longer corresponded with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and the new objects of the nascent state. While Armenian activists assassinated some of the top leaders of the Young Turks as a revenge for the Armenian genocide, second-rank leaders had now to find their way in modern Turkey. Aziz Bey was one of the seniors of the Ottoman security system during the Young Turks period and eventually reached the most senior position of director of the Ottoman General Security Service. When modern Turkey emerged, because of his remarkable talents, he managed to fit in middle-level positions in the new state (province governor, mayor and MP), but never regained elite status.  相似文献   
109.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of field of 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 Historical Memory Education (HME). Despite the large amount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following the end of violent conflicts and totalitarian regime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torical memory has not been recognized as a fiel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From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experiences worldwide, the authors identify a new field in education research that cannot be reduced to peace education, bullying prevention, or history education, but that takes elements from all these fields, as well as from local pedagogical experiences,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healing the wounds of longstanding violent conflicts. This article organizes prior research in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that describes the levels, pedagogical principles, and spaces of HME.  相似文献   
110.
二战后,日本史学界以国内某行政区或某历史区域为对象的地域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战后初期,出于根除皇国史观等的影响及修正历史教育的需要,学界开始推动地域史研究。地方史研究协议会的成立为相关研究者、研究机构间的协作提供了平台。战后初期的地方史研究对战前乡土史进行了批判,并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理论框架,侧重社会经济史研究。1970年前后,日本地域史研究得到飞速发展。各地的地方史研究会相继成立;地方史料的发掘、保存、公开活动取得巨大成果;研究方法、理论的探讨亦形成一定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地域史研究在目的、方法、视角上有诸多转变,逐渐摆脱附属于整体史的地位而走向自立。二战后日本地域史研究成果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料收集和研究的片面性、研究成果良莠不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