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86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27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人认为毛泽东自觉不自觉地实行了一套闭关锁国政策。本通过对毛泽东在三个历史时期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考察,得出了倡导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往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的结论。同时也扼要地指出了毛泽东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某些局限性以及造成这些局限性的原因。邓小平突破了这些局限性,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2.
把私营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从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而推动中国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要决策之一。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启新洋灰公司于1954年8月顺利地实现了公私合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3.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基本确立,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但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这个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5.
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纲领的确立和对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根本确定。古田会议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这一精神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得到了实践和进一步弘扬,相继形成了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精神系列,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革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6.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开展“听、说、读、评、研”教学活动,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可行途径之一。在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读一些相关的书目,搞一些同学们有兴趣又能参与其中的活动,使同学们在了解历史但又不脱离现实生活的状态下,既掌握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同学们的理论素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6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提出和总结的丰富斗争经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得到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火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不断巩固扩大,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胜利实现。  相似文献   
68.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方针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工人运动屡屡受挫,毛泽东等创建的赣南、闽西根据地及其他根据地蓬勃发展,促使共产国际改变指导中国革命的战略方针,开始以加强红军和根据地建设为中心。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中表现的卓越才能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肯定,被认为是“有声望的领袖”。在毛泽东坚持正确主张而被“左”倾教条主义者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时,共产国际进行了干预,要他们以同志式的态度对待毛泽东,同他密切合作。因此,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由四中全会时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尽管这时毛泽东没有实际权力,但他在中央苏区的地位和威望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9.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也诞生了一大批很有影响的学者。对这些研究成果做一个系统梳理,可以归纳概括出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从横向的角度概括已取得成果的特点;揭示研究学者们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所经历的阶段,以及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已有成果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包括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形成、理论体系、特征、作用和局限性等仍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0.
《二十世纪中国》2013,38(3):245-268
Abstract

For Mao Zedong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after 1949 was not only a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construction, but also a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and rewriting history. To fight lukewarm attitudes and “backward thoughts” among the peasants, as well as their resistance to rural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and collectiv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ir private lives, Mao decided that politicizing the memory of the laboring class and reenacting class struggle woul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and perpetuating revolution. Beginning in the 1950s, the Party made use of grassroots historical writing, oral articulation, and exhibition to tease out the experiences and memories of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with the purpose of legitimizing the rule of the CCP. The cultural movement of recalling the past combined grassroots histories, semi-fictional family sagas, and public oral presentations, as well as political rituals such as eating “recalling-bitterness meals” to educate the masses, particularly the young. Eventually, Mao’s emphasis on class struggle became the sole guiding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writings, which were largely fictionalized, and recalling bitterness and contrasting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became a solid part of PRC political culture, shaping the people’s political imagination of the old society and their way of narrating personal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also demonstrates people’s suspicion of and resistance to the state’s manipulation of memory and ritualization of histor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ongoing contestation between forgetting, remembering,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a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