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马克思是如何阐述共产主义前提条件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既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难以回避的课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实践或共产党领导执政中必须始终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的大问题。然而事实上,由于在这方面长期存在模糊认识,导致无论在运动还是实践中极“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如同挥之不去的噩梦。文章根据“老祖宗”的有关论述,强调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客观历史进程,必然要以现代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以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为前提。由“两个普遍”所决定,实现共产主义本质上具有“自然历史”的属性与特征。  相似文献   
252.
中国现代化极具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宜仅用单一视角进行学理与特征阐释,在方法论上应该诉诸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经典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范式与实践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在总体性方法论的视域下,这种新型现代化道路与现代文明的特殊性应该予以整体性、系统性观照。在论述、补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释义的基础上,鲜明提出“总体性”方法论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容与特征。  相似文献   
253.
《Critical Horizons》2013,14(2):205-220
Abstract

The evidence today is practically uncontested: about thirty years ago we left Fordism behind and entered a new phase of capitalism. That the structures of the post-Fordist social order call for new modes of social critique is also a prevalent idea. The category of alienation continues, however, to be discredited. Nevertheless it is not clear that the categories of democracy (as apparatuses of non-domination), justice and the good life are capable of bringing about the political effects that may be expected today from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For these reasons, not only the historical diagnostic that appears to have authorized jettisoning the problematic of alienation but also the model of critique used to replace it demand critical scrutiny.  相似文献   
25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最大实际。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经典标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其内在理论品质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55.
North Korea is not a nation or field that attracts a great deal of critically minded analysis which would address the processes and moments of its ideological histor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when it comes to matters of North Korea’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ideologies which underpin developmental and productive strategies within that nation. The routes which Marxist analysis in general took to connect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are themselves fairly obscure and rarely considered. This paper therefore seeks an examinat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Marxist analysis of nature and of those modes of production which encounter, transform and interact with 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forms. It considers the work of both Engels and Marx on the subject before tracing the journey those theorisations took into the practices and articulations of later Marxists, communists and socialists tasked with applying Marxist principles more widely in the processes of nation building and governance. In particular, it analyses notions of an Asian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debate in Marxist circles as to that mode’s veracity and utility. It also encounters briefly the work of Karl Wittfogel, a counter-Marxist theoretician, and his notion of Hydraulic Economy. Finally, the paper traces the journey made by these theoretical structures into the intellectual world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navigating the debates it generated among early Korean Marxist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embedding or otherwise within the id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North Korea.  相似文献   
256.
该文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中的人力资本思想,包括人力资本的类型、形成途径、积累特性、专用性与专有性以及与物质资本的关系等方面,然后指出了中国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期间存在人力资本的畸形消费、频繁更替、专有性和运用不充分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7.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设想,但没有形成一条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苏联模式基本上是按照马恩设想实践的,这种模式虽然有严重缺陷,但不能完全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认识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5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渗透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思想。马克思的文化思想的主旨是化,主要表现为以现实的人为主体和客观前提,以劳动实践为中介和实现手段,以经济发展为支撑和现实基础,以民族性向世界性的拓展为动力和必然趋势,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和价值归宿,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9.
制度在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应然功能,应然性也是制度伦理的价值的落脚点。作为制度本身,它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制度伦理价值观,对我们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形态从低级走向高级;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60.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既包括对资本历史作用的阐述,也包括对资本弊端和负面因素的分析与批判.我们建国前3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是想尝试超越这些弊端,但脱离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因而效果不佳.改革开放20多年重新引入市场与资本是想发挥其积极作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对抑制其负面因素注意不够.重温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旨在指导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对资本要用其利而弃其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