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89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0篇
法律   73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365篇
综合类   40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The article raises questions such as: 'Is South African "economic" diplomacy primarily "economic"?' and 'how altruistic in intention are the diplomatic efforts currently being undertaken by South Africa?' These questions flow from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premise that economic diplomacy seeks to serve economic interests through diplomatic means, and the pronouncements made by South African decision makers that point to a broader, more altruistic agenda being pursued. In explor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lements of current South African economic diplomacy, some pertinent aspects of South Africa's foreign and economic policies are highlighted, and South African economic diplomacy is broadly sketched. The focus is on the post-1994 period, but developments are pu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current South African economic diplomacy serves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that it is deployed in an extremely complex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is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disentangle the economic from the political and the altruistic from self-interest.  相似文献   
972.
本文梳理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演进,论述了14号文件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统一,深刻揭示了14号文件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4号文件是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73.
由于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区别不很明确,作为美国行政机构的构成和职位分配原则,“政党分肥制”是美国近代政党政治发展的直接后果。随着工业化、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政党分肥制”的不足及其危害使其越来越不适应政府职能的变化,“功绩制”取代“政党分肥制”成为美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美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7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以政治 (法律 )制度文明为核心的文明体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的根本体现 ,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向和目的所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要以完善和创新党内民主制度为先导 ,以党内民主推动和促进人民民主 ;要以完善和创新人民民主制度为基础 ,以人民民主规定和推动党内民主 ;要以建立和健全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为武器 ,保障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要以适合我国国情为前提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法律 )制度。  相似文献   
975.
邓小平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说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即在宏观文明进步、现代文明成果积累的观察与分析框架中说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问题.这一观察与分析框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的形成开辟了理论路径.这一观察与分析框架是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发展长期探索的基本理论线索.由此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看法现代政治文明成果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对政治解放的扬弃不等于排斥对政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利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得国家政权不等于政治文明问题的全部解决;在历史哲学中完成对政治解放的批判不等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理论完成.  相似文献   
976.
论政治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的现代性是社会现代性的一个侧面,政治的现代性是一个无限向前的动态运动过程。本文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在考察政治的现代性尤其是西方20世纪政治现代性过程中表现出的民主多元性、世俗主义、理性化和民主参与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期对整个人类政治的现代性特征作一个宏观的把握。政治现代性的本质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977.
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政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具有浓厚的反政党特征,它在近代的转型孕育了中国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选择;其基本框架是在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起来的;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8.
转制以来,上海边检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照“政治建警、制度管警、科教强警、从优待警”的工作思路,有力地推进了上海边检工作的开展。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只有这样,新时期边检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979.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创新概念 ,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新阶段 ,具有坚持党的领导、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鲜明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80.
As a contemporary mean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ose memoirs of participants that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formulation of public policy are significant resources for researchers. This is even more so when a range of accounts can be examined together and their assertions tested against each other. The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ultimate failure of the Poll Tax is a key element of recent British political history. While historians will eventually have access to the official record, and journalists provided daily coverage at the time, politicians' memoirs can be used by political scientists to describe and then evaluate the operation of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The Poll Tax is a highly instructive example of the chaos that can result if any political system produces a policy which is under‐researched and not subjected to searching evaluation in parallel with its development. Copyright © 2002 Henry Stewart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