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1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卫生应急工作要迈上科学发展轨道,应多关注从"机制"建设上找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及应急机制建设重要性入手,探究卫生应急机制建设过程中尚存的"拦路虎",找寻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应对之策,即:关口前移,建立应急预案动态更新机制;瞄准实战,建立突发疫情应对处置机制;筑牢"后墙",建立突发事件储备保障机制;紧盯"重心",建立医院危机攻关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372.
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原 《当代亚太》2011,(6):5-32
冷战后美国和中国各自的行为选择不仅与此前霸权国和崛起国战略互动的历史经验大相径庭,而且现有的理论框架难以对其做出逻辑一致的解释。这种经验和理论上的双重困惑为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讨论了1945年以来大国之间几乎不再有战争这一变化对大国影响力获取方式的影响,然后将霸权国和崛起国的行为纳入到博弈的分析框架中,通过类比微观经济世界中寡头企业的行为规律,提出了一个用以解释当前时代霸权国和崛起国互动模式的动态分析框架。根据本文的理论,在"大国无战争"时代,崛起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为小国提供安全保障的利益交换竞争中获胜。当前中国崛起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如何避免战争以保证崛起过程的和平,而是在美国业已抢占国际安全保障供给"市场"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和提高中国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73.
在国际体系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状态下,一场由华尔街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体系转型的进程。为了应对危机,全球主要经济体首次协商一致,采取共同应对政策。危机过后,如何反思现有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中国的战略目标又是什么?本文主要以国际体系转型为基础,以IMF改革为例来探索中国应采取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37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下行趋势渐显。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体系结构压力、对外战略、国内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角度提出了诸多解释。然而,现实中中美关系日趋下行的原因却更为复杂。近年来频频发酵的钓鱼岛危机、南海争端以及朝核危机等第三方因素逐渐凸显,对中美关系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为弥补既有解释的不足,作者将尝试从第三方视角构建一个替代性的逆社会化理论框架。这一理论认为,中美关系中的第三方可以通过冲突化、污名化与互信退化三个微观机制诱发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案例研究表明:日本挑起的钓鱼岛争端不仅诱发了中美关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冲突,而且加剧了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竞争。菲律宾则借黄岩岛危机,在国际上大肆丑化中国形象,其发起的南海仲裁案使得中美两国相互认知日趋负面。朝鲜近年来频繁进行核试验,更是加剧了中美两国在制裁朝鲜、部署"萨德"系统等问题上的战略互疑。对于第三方的逆社会化效应,中美双方均应高度警惕、精心管控。  相似文献   
375.
当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的举措具有整体性、全面性的特点。基于项目组开展的一系列调研,从基本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考察等三个层面得出目前“往心里走”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在教育培训、自主学习、主动践行、社会宣传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应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教、学、用、宣的联动和集成;发挥领导干部、行业精英、教师群体等关键人群的带动、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等主阵地在基层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引导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构建“往心里走”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76.
韩昀 《长白学刊》2022,(2):32-37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应从五重维度澄明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提性、基础性认识。一是从实践维度定位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起点;二是从相对独立维度深化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认知;三是从总体维度厘清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路径;四是从阶级维度明确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旨归;五是从批判维度解析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要求。从整体上系统把握这五重维度,对深刻明晰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77.
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学术研究经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题、十九大定调、十九届四中全会谋篇布局,三个历史节点高潮迭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则标志着中国国家治理研究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在时空压缩与双化叠加的大背景下,深入理解“中国之治”内生性演化的历史底色、创造性转化的时代新色、现代性生成的本体特色、原创性深化的价值本色、自主性优化的实践成色和发展性更化的战略亮色,有利于廓清和加深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认知,进一步深化治理研究和提升国家治理认知力,既是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规定,也是加速推动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37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围绕“为何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党的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历史、现实与党的自我发展维度明确了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依据,从“一个核心问题”“两条逻辑线索”“三个重要内容”“四个有机统一”层面规定了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从坚持正确方向、树立大历史观、运用辩证思维等方面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方法论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