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城市化冲击下的农村空巢老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空巢老人。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客观的描叙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对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农民家庭的稳定与幸福对于城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镇化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乡城流动过程中农民家庭发生异化,家庭成员或留或流,家庭处于离散状态。家庭离散虽然始于家庭,但要解决家庭离散问题,必须从制度入手,通过改变制度环境、实施制度关怀、实现多元合作治理,结束农民家庭的异态生存方式,给予其自由的迁移权。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民家庭的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而且也能为实现未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要推进城市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推动城乡良性互动与统筹发展的政策选择上,我们要做到: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城乡良性互动与统筹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农村城镇化推进与制度的关系,从制度创新入手解决问题,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Examining population census data for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during the first wave of Russia's industrialization on urban living arrangements. The author finds effects that echo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industrializing nations, notably the proliferation of board and lodging arrangements, and phenomena that are more peculiar to the Russian situation. Notably, the system of landholding and associated legal and fiscal constraints complicated migrants' separation from the village and put a premium on cyclical and return migration rather than outright urbanization. These conditions were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collective non-family households of labour migrants, artely, which wer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cutting living expenses and increasing the share of earnings remitted to the village and the family household back home.  相似文献   
16.
李晟  郧文聚 《中国发展》2013,13(2):23-26
伴随中国城镇化迅猛发展,大中城市周边集体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区域。全国各地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验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转变增长方式、完善土地管理机制提供了宝贵经验。该文在总结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验基础上,提出在大中城市周边区域率先建立统一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促进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并就完善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引导、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鼓励、扶持产业支撑,深化城镇社会保障和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和城乡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过去10年的城管执法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呈现了城市街头空间一幅生动的行动者策略互动场景,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行为机制与深层原因,展现了“空间矛盾——行动者策略——策略效应——秩序建构”的研究脉络。综合来看,城管执法行为体现了空间维度的多层次性。从微观情景来看,街头官僚使用信息权力形成执法行为差序格局,与被执法者之间博弈演进,通过试错空间形成场域转换的默契互动,以执法吸纳政治、模糊性治理等策略平衡议题争议性;从中观情景来看,城管摊贩冲突发生在过渡型边界与灰色空间;从宏观情景来看,城管执法行为的空间矛盾本质上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挤压。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而新型城市化道路是重要的实现途径。东北地区城市化的起点较高,但是80年代后期城市化进程却出现了“新东北”现象,对此要从整体上考虑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要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要加快大城市老工业区改造,要加快大都市圈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要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建设,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发达、人居环境优美、城市职能明确、空间布局合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的人居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Malawi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st urbanised countries, but its cities are growing rapidly and poverty in urban Malawi is becoming a prominent political issue. Food insecurity is a widespread manifestation of urban poverty in Africa, especially in informal settlement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ood insecure residents of Lilongwe’s informal settlements who, when asked why they were food insecure, overwhelmingly pointed to the Cashgate corruption scandal as a cause. There have been many political corruption scandals in Malawi, but the Cashgate scandal, which was revealed in September 2013 and reverberated throughout the political culture, has been among the most prominent and consequential of these scandals. The article seeks to contribute to literature on th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urban food security in Africa while also presenting a way of understanding corrup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vulnerable people whose lives have been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ffected.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社区感研究——基于上海市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感(Sense of Community)作为一种连接居民与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情感要素,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本研究在结合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及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居民社区感的测量、影响因素、发展现状与趋势、社区感的作用及培育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基于实证调查的数据,本研究开发了一个信度和效度兼具的中国城市居民社区感测量量表。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城市居民社区感主要由归属感和满意度两大因子构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社区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婚姻、政治面貌、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因素(居住时间、居住地区、社区环境)和互动因素(社区参与、居民间互动、社区支持)。其中社区环境是社区感最重要的影响变量,居民的社区互动与社区感是一对具有双向影响的变量,社区归属感主要受社区参与和居民间互动的影响,社区满意度主要受社区支持的影响。现阶段上海市居民的社区感普遍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城市和城市化并不必然对居民的社区感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