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0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7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A Male Poetics     
All French literary fiction, Coquillat contends, from Madame de Lafayette to Philippe Sollers, can be shown to repeat a single representation of gender, a single, scarcely varied pattern: man is transcendence, woman contingency. Man defies death through his immortal m uvre , woman 'creates' only living beings that must die. The romantic hero, the male intellectual adventurer, continues even now to be the creator's alter ego and occupies the centre of French literature, from avant garde to mainstream. By definition, he is in aloof rebellion against a 'bourgeois society' that suppresses genius. His politics as such are more often than not an 'apolitical' conservatism, his misogyny averred, in and out of his writing. If he is intrinsically more valuable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he can rise to the singular status of the creator-genius, while women remain biologically and sociologically rooted in the mass. Rousseau was the first to theorize this vision of male superiority in his Reveries of a Solitary Walker , celebrating creativity as a male-orgasmic return to essence of which women are by nature incapable. Rousseau's most hysterical attacks on women's literature are contained in the pages of this work.  相似文献   
342.
“:步虚词”这种文学样式,从题材内容至文体起源都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体大约出现于东晋,大致可以分为道教徒创作和教外文人创作两大类。搞清步虚词的起源、内容特征、与道教的联系、存在的现实功能等,对全面了解把握步虚词这种文体,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3.
20世纪90年代越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越南高等教育经历了重大的体制改革。改革的动因包括在革新开放背景下,旧体制面临的现实压力和新的教育思维的形成。改革的目标是脱离旧的高等教育发展轨道,建立适应转型社会的新体制。至90年代末21世纪初,高等教育新的体制架构已初具雏形,但同时旧体制的影响仍然广泛存在,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344.
中国文化是以儒道为主导的,尤其是儒家的伦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文学的世俗性特征第一就是伦理文学,以及由伦理延伸出来的政治文学;第二是在田园山水中寄托情思乃至消融自己的自然文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这种世俗性特征,即使到了所谓“全盘西化”的现代,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34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使命远远没有终结,其社会使命主要在于充分发挥现代文学的历史认知功能与思想启蒙作用;学术使命主要在于回归文学本体,并尽力呈现历史的复杂性;教育使命主要在于关注中小学与高等院校的现代文学教育,及时把学术成果转化为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346.
越南与俄罗斯的关系既是冷战时期越苏关系的沿袭,又有别于冷战时期的越苏关系。从冷战前以意识形态为纽带、以战略利益为基础的双边军事同盟,到后冷战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平等互利国家关系的建构,再到世纪之初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塑,直至近期双边关系的持续升温,越俄双边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嬗变。  相似文献   
347.
作为越南海贸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外商群体,华商主导了17、18世纪越南与日本、中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贸易.华商的贸迁活动,一方面促进了越南经济发展,加强了越南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促进了越南社会风尚的开化与审美观念的改变;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越南本土商人参与本国海外贸易.  相似文献   
348.
“雄王”、“雒王”称谓之辩管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越南上古史"雄王"、"雒王"称谓之辩问题早已存在,论者甚多,诸说并存.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由"雒"讹为"雄",也有不同意见,而越南学术界倾向于肯定"雄王"称谓.本文提出,以"雒王"为正说,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加深认识;而以"雄王"为正说,也需要从多方面再论证.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很可能还有待新史料特别是考古学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349.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年)是世界级文学天才和思想巨匠.一百多年来,泰戈尔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一再被翻译出版,关于他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世界的泰戈尔研究成果中最丰富、最全面、最深入的当属泰戈尔的母语地区——孟加拉语地区的泰戈尔研究.从东孟加拉到东巴基斯坦再到独立后的孟加拉国,泰戈尔的研究也由于政治、文化、宗教等原因经历了很多的跌宕起伏.泰戈尔曾被认为是"印度文化的继承者"而被巴基斯坦禁止.印巴分治十几年间,泰戈尔研究主要都局限在"少数开明的文学家和数量庞大的宗派主义者"之间的"泰戈尔论争"中.1961年围绕泰戈尔的百年诞辰,东巴基斯坦的整个文化阶层和政府对立.泰戈尔也逐渐成为孟加拉文化的旗帜,激励了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人的语言和文化政治运动,成为激励孟加拉国独立的精神源泉.孟加拉国独立后,关于泰戈尔的相关性的争议又起,开始了对泰戈尔重新发现和研究的过程.梳理孟加拉国的泰戈尔接受史对于我国的泰戈尔研究,对于加强中孟、中印文化交流与互鉴,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0.
The Afro-Sino engagement supports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yond the framework of a West-centric narrative. Ken Kamoche’s fictionalisation of African immigrants in China, and Ufrieda Ho’s narration of the vicissitudes of Chinese communities in South Africa, contemplate the consequence of the Africa–Asia engagement on the human condition. While the attendant political apparatuses in the African continent and China laud the mutual benefits of engagement, Kamoche and Ho, by focusing on issues of transmigration, displacement and belonging, identity-formation, and so forth expose the acute Sinocentrism and Afrocentrism that impede the seamless establishment of migrant communities in both geopolitical spaces. The principal objectives of this essay involve a close reading of Kamoche and Ho’s novels to focus on the non-state participants of the Afro-Sino relations, and to discuss the emerging transnational, migrant literature that is at once African and Chinese. Ultimately, this essay suggests the formulation of a literary subgenre to embrace the Afro-Sino literary imag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