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53篇
世界政治   1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140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bstract

Japan's foreign population is growing, and policy-makers need to address the manifold challenges of an emerging multicultural society. Most importantly, this concerns the task to prevent societal frictions from occurring. This article puts Japan's preparedness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trust-building between member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o test. The realm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schooling practices will stand at the center of interest. It will be argued that the Japanese approach of an integration policy, with its strong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ism on a national level of policy-making, falls short of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trust-learning 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al majority and various minority groups. On a subnational level, however, e.g. in Kanagawa Prefecture, some best-practice examples of trust-learning across ethnic boundaries can nevertheless be identified, and may serve as starting points for future policy reforms.  相似文献   
42.
在翻译艺术特征的总体关照下,法学翻译本身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与其他翻译在翻译艺术性上是同质的。中国当今的法学译者大部分对翻译本身,包括翻译理论与翻译技能,了解不够;在进行翻译前,很多人似乎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翻译技能训练,也缺乏翻译理论的阅读;而与翻译直接关涉的语言文化涵养与对原著的研究,很多译者似乎还难以达到法学翻译的要求。鉴于中国当下的学术环境,应使法学学术出版非商业化,提升法学论著翻译的地位,真正落实翻译校读,建立法学翻译论著出版的专家匿名审查制与法学翻译批评机制等等制度,法学译者也应自觉地进行翻译上的学习与训练,获取基本的翻译技能与翻译素养,才有可能翻译出优秀的法学译著。  相似文献   
43.
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多元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际经济法应该具有多元开放的法学视角和理论进路,例如,法律视角、经济视角、政治视角、历史视角、人权视角、哲学视角、发展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等等。Jackson的实用主义宪法制度分析、Petersmann的理想主义自由宪政分析、Qureshi的全球化多元综合法律分析为国际经济法学术领域的三种主要视角。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多元标志着国际经济法学术开始走出理论的幼稚和贫困,迈向理论的成熟和繁荣,进而超越概念之争,进入理论之争,乃至开启范式之争。  相似文献   
44.
近几年来,高考移民现象的出现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教育考试秩序,损害了考生平等受教育权,也滋生了教育领域的腐败,目前各地采取“封堵”的对策来制裁高考移民,保护本地考生利益。本文试图从高考移民产生的原因入手,结合宪法学基本理论分析这一现象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5.
论学术自由权的保障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自由权是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 ,在探查、研究、探讨记录、生产、创造、教学、讲演以及写作等活动中享有的追求、发展、传授知识的自由权。作为一种精神自由权 ,学术自由权具有非政治性、消极否定性等宪法权利属性。学术自由权的实现需要宪法与法律的保障。目前 ,学术自由权在我国还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应当建立各种相关机制有效保护学术自由权的实现。当学术自由权受到侵害时 ,其实是保障学术自由的法律和制度受到侵害 ,因此 ,对学术自由权的救济可以诉诸司法和行政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46.
《申根协定》是欧洲若干国家通过政府问的合作而对跨国移民进行统一管理的国际条约,它集中体现了欧盟的移民政策。该协定基本实现了欧盟国家内部的个人自由流动,促进了欧盟一体化的进程,但其实施对国际移民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笔者拟从《申根协定》出台的历史背景及其条款内容出发,深入探究欧盟的移民法律与政策,并就该协定对未来国际移民的影响趋势进行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47.
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是崇真、向美、求善之领地,大学是国民教育之象牙塔;现代大学治理是法律维度下的治理,是以章程为制度载体的治理。章程乃大学之宪法,其演绎着校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折射着高校与政府、社会、师生的良性秩序和谐。大学章程是组织法,更是权利法与程序法;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是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之耦合,是学术自由与人权保障之凸显,是实体法治与程序法治之统一。  相似文献   
48.
李易坪 《法学杂志》2020,(5):121-130
学术瑕疵类、学术垄断类失范行为之所以普遍存在,与科技伦理教育观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的科技伦理教育主要存在法治意识淡薄,忽视培养具有法治思维的科技伦理专业人才,以及缺乏法治化制度保障等问题。然而,法治思维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思维,具有将其引入科技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实现规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以净化科技伦理生态的道德理想,需要在科技伦理教育的过程中中融入法治思维并凸显法治作用,从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法治屏障。所以,法治思维视域下科技伦理教育观的完善应从德法并重,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应以法律规制为主,且科技伦理教育中亟待重视法治思维的培育等方面着力;法治思维视域下,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对于科研人员科技伦理教育观的培育应从增设科技法和知识产权法课程,强化警示教育,且在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学术研究和立法规制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9.
论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管理主义的兴起对学术产生了冲击,使得学术职业的传统和特有的价值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成为必然。现行学术评价机制的缺陷主要包括考核指标体系不合理,评价方式和程序的异化。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术不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要建立新的学术评价机制;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标准理性化。同时要建立正当的学术评价程序,学术问题只能由学者解决,专家评议必须有规范的程序。  相似文献   
50.
中国法律技能教育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法律技能的需求的视角,本文在制度层面分析技能教育为何在中国法学教育中发展不足和缓慢;认为这是法学院学生和教育者面时现有学科体制和由诸多社会因素构成的社会需求时的理性选择的结果;法律技能教育发展的关键不在于重视或加大投入,而在于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本文追求对法学教育的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