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3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廉政文化的提出为廉政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廉政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主要强调的是不贪、不妄取等廉洁思想。在新时期,廉政文化有导向、批判、规范和舆论监督等作用,我们建设廉政文化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党内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2.
惩戒权的适用对象应当受到严格限制:一是非职业行为即私人行为不能纳入惩戒权的范畴;二是惩戒不能妨碍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惩戒权的适用对象,应当特别注意区分党员劳动者与非党员劳动者:党员劳动者之非职业行为应纳入惩戒的范围;而非党员劳动者之非职业行为则不能。党员劳动者非职业行为之惩戒依据不能是单位内部规章或纪律,而只能是党规党纪。对党员劳动者非职业行为惩戒应当实行单罚,而不能实行双罚。用人单位行使惩戒权,不得剥夺或减少劳动者之社会保障待遇。  相似文献   
103.
Democracies need an active civic society, and early adulthood is a significant period in life for becoming an engaged citizen. The research reported on here categorized young Australians according to their conceptions of good citizenship using latent class analysis. Half of the sample were characterized as either ‘engaged’ or ‘duty-based,’ suggesting that there is more to consider when talking about citizenship norms and value changes, as the other half comprised ‘enthusiastic’ and ‘subject’ citizens. Prior participation was almost unrelated to those citizenship norms. The findings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an active citizenry, and the discussion addresses limit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04.
两大法系惩戒性军事法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里斯与古斯塔夫斯的《战争法典》对两大法系惩戒性军事法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在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惩戒性军事法以军事司法权的运作为核心,主要围绕军事司法管辖权及军事司法程序构建军事司法制度。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欧洲人权公约》及《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的影响,两大法系惩戒性军事法的发展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5.
刑法与民法之间的界说为研究边缘法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其关系的价值论部分则是该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研究不只是在刑事法学与民商法学之间来回穿梭,还涉足多学科领域。作为一项基础性课题,首先要从重视对它的理论架构及其材料佐证开始。对它的研究虽然主要是集中在法律分类与行为性质划分等两个方面,而其研究成果却超越了历史与现实的选择:"诸法合一"体系的崩溃、公法与私法理论的提出、法律价值内涵的多元现象的产生及司法救济的多样化,等等,无不与其有关。如果研究者仅仅满足于区分刑民之间的界限,却忽视了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无疑是一种理论短视,甚至让后续的研究工作变得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所构成的整体。由于国际行为体的现实互动行为具有不同的属性,所构成的体系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从概念上讲国际体系具有多重属性而非一种属性。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分别阐述的权力、制度和观念所指涉的就是体系的不同内涵。在传统的国际体系观念中,权力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当代,由于体系中制度与规范的因素凸显,因此研究者已不能再以权力政治的简单逻辑来判断国家间的互动了。认识这一点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进行战略评估都有重要意义。联系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进行这个视角的思考尤为重要。面对具有多重属性的体系挑战,中国只有处理好自己的战略排序,对涉及规范、制度、权力的互动作恰当安排,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7.
当前学界将习惯法作为反对精英主义路线的学术话语,立足于描述性的研究立场对习惯法概念进行定义,不能彰显习惯法作为实证法的规范属性而具有内在的悖论性特征,这使习惯法的司法化陷入了理论困境,习惯法司法化的困境体现为习惯法作为法源的效力依据问题和司法立场下习惯法的性质定位问题。走出习惯法的司法化困境需要我们摆脱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通过法律适用的类型思维,实现习惯法和国家法的契通,发挥习惯法的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108.
Erickson, Lilienfeld, and Vitacco's (2007/this issue ) review of the suitability and limitations of psychological tests invites legal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rely on it as an objective guide for selecting, using, and admitting psychological tests in family court matters. Unfortunately, their discussion is marred by a pronounced bias in favor of multiscale, objective personality inventories and against performance‐based or projective instruments. This bias is evident not only in their unbalanced emphasis on the strengths of the former and weaknesses of the latter, but also in their use of selective citations and loaded language in launching what amounts to a polemical argument in support of tests that they favor. Their discussion of the Rorschach inkblot test is particularly misleading. This article refutes their unwarranted criticisms of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Rorschach test, its research base, its norms, its interscorer reliability, the validity of its scores, and its admissibility in the courtroom. The value of multimethod assessments that include the use of direct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erformance under standardized conditions in custody evaluations i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09.
西盟佤族法文化堪称原始法的典范,被国内外人类学家称为"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受到广泛关注。解读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将帮助我们反思现代法治进路的多元性和发展方向。文章试图从社会文化中研究原始法。一方面,通过对采访笔录、传说和历史叙事诗的考察,探寻原始的法意识和原始制度文化,试图从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去理解西盟佤族法文化。另一方面,笔者又站在佤族文化圈以外,从"观察者"的角度,运用法人类学体系下的概念、范畴和术语,对西盟佤族社会的权威、规范和秩序进行分析、考察,进而理解原始法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关系。在行文中,除了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评价外,还运用法人类学的"案例方法",借助一些典型性案例,真实展现西盟佤族法文化的原始特征和智慧因素。  相似文献   
110.
李德恩 《北方法学》2017,11(3):30-37
与行政监察不同,法院监察应该确立三个独特的目标,包括保障诉权实现、促进司法独立以及落实司法责任制等。中国关于法院监察的立法层次偏低,全国人大应在合适时机制定统一的《监察法》,并对法院监察作出相应规定。在此之前,法院监察可以通过适当植入异体监督因素的方式来抑制同体监督的不利影响,提高监察行为的实效性。法院行政管理者集监察与法官惩戒权限于一身的制度安排有害于司法独立。省级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为实现法院监察与法官惩戒权限的彻底分离提供了契机。法官惩戒权可以统一由国家和省级法官惩戒委员会行使,由此必须在制度上重塑法院监察与法官惩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