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0篇
  免费   135篇
各国政治   232篇
工人农民   373篇
世界政治   1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2篇
法律   273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584篇
政治理论   289篇
综合类   3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岷江上游地区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迁与民族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伴随不同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对这一现象的产生一般从政治、经济、战争、饥荒等角度加以解释,而环境因素的作用一直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本文以岷江上游多民族分布地区为例,分别论述岷江上游地区晚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和民族迁移的历史,并由此探讨环境变迁与民族迁移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环境变迁对岷江上游地区民族迁入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干旱寒冷气候的变化迫使当地民族向气候适宜地区迁移,另一方面是由于气候的突变引起的洪涝灾害以及资源缺乏等使农业生产力降低,从而促使社会动乱并导致民族迁移。  相似文献   
92.
劳动关系不仅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中需要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共享发展成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研究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劳动关系调整中的政府干预、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的历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的作用等问题,可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等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从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实际出发,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吸取国外劳资冲突的教训,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国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应立足国情,从实践走向理论,并将理论回归实践,理性、客观地分析劳动实践需要解决的深层根本性问题,从而为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3.
黄大慧 《东北亚论坛》2007,16(3):117-122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政治过程,是一个显示日本对外政策与国内政治相互关系的典型事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公明党在内的日本各在野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独特的“补充外交”作用。特别是公明党领导人竹入义胜等非政府人士的访华,为日本政府摸清中方意图、沟通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看法、形成复交文件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日本在野党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对日本在野党的工作,从而推动日本执政党转变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94.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书面订立,但现实中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放松对劳动合同的形式要求,将口头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范围并加以倾斜性的保护,引导劳动关系当事人特别是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一个符合合同本意,理性和现实的选择。而最重要的是这一选择符合劳动法的根本立法宗旨,有利于对劳动者的保护,协调、稳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5.
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多元性、不稳定性和非规范性是影响非正规就业发展和开展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非正规就业中劳动关系的调整,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分类完善的办法,从多方面加强对非正规就业者劳动权益的保护。同时,工会应通过制度创新,吸收非正规就业者加入工会,同时针对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开展有效工作,保护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96.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劳资矛盾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回避的矛盾。要使劳资关系在和谐的轨道上运行,就必须正视劳资之间的利益矛盾,并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平衡双方力量,规范双方行为,实现制度化的合作。为此,无论是工会,还是企业和政府,都应承担责任,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97.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比较复杂,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组建工会等。对这些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影响改革进程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98.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核心理论,为我国市场化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作了明确和科学的定性。应认真反思和更新我国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深刻理解现代市场化劳动关系的文化内涵,促进市场化劳动关系主体的理性互动。  相似文献   
99.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用唯物主义的自然史的方法论述经济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如下新境界: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等。历史发展没有止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也没有止境。而要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思考方式,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做到“六个坚持”,具有批判精神,尤其是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0.
王帆 《外交评论》2020,(2):1-22,I0001,I000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对外依存度偏高的风险,而经济上的对外依存与战略自主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回顾一些大国的对外战略可以看出,相互依存直接影响对外战略,对外依存度过高会导致战略自主性的下降,从而极大缩减战略选项,甚至在一些关键节点不得不诉诸战略冒险。中国的对外依存与战略自主的关系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度采取"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略自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对外部市场、技术和能源的依存度不断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对外战略的全面自主发展。因此,中国的大国战略必须在外向与内顾、国际与国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更为合理地协调对外依存与战略自主之间的关系,将全面深度改革开放与全方位外交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唯其如此,中国未来的大国外交才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