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48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1篇
法律   35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135篇
综合类   2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文化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矛盾体系,是整合与碎裂、一体化与分离化、世界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场。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化是必要的,但推到极端刻意强调文化本土化、文化民族主义及发展为文化沙文主义、文化原教旨主义,将导致文化的矛盾、对立与冲突,影响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甚至将脆弱的地球村推向崩溃的边缘。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展开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对话,消除偏见与冲突.是21世纪地球村公民生存发展的智慧选择。  相似文献   
12.
In many types of social situations, individuals defend their claims to a portion of the rewards by arguing that they are just. Although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ndividuals differ in their distribution preferences and thus their beliefs about what is fair, the literature curiously omits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differences, especially the conflict they may engender.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few attempts to address such justice conflict. The limitations of these approaches suggest concerns to be addressed in an alternative framework. The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is alternative that integrates assumptions about distribution preferences, justice beliefs, conditions fostering the emergence of justice conflict, and elements of negotiation processes as a basic framework for predictions about the bargaining strategies individuals may employ to resolve competing justice claims.  相似文献   
13.
王景斌  方芳 《行政与法》2005,1(1):55-57
本文试从分析“长春七旬老人免费乘车案”所带来的尴尬困境入手,围绕本案所涉及到的我国在立法、司法方面的法治精神问题进行阐述,进而立足于实质法治精神,寻求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真正的法制统一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契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景汉朝 《现代法学》2002,24(1):92-100
传媒监督司法和司法独立 ,已是现代法治的潮流。但是 ,它们之间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冲突 ,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必须实现平衡与契合。  相似文献   
15.
吴鹏森 《金陵法律评论》2007,(1):103-107,114
从“革命范式”转向“现代化范式”,不仅是史学话语的一次系统转换,也导致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系列创新。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长期以来已经被定型化的命题在“现代化范式”中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从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中华民族要求实现现代化和各种势力阻碍中华民族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才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不仅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逻辑矛盾与理论混乱,而且有助于认清中国近现史研究中许多复杂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在当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发展在人身权、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法律行为的方式、合同、侵权行为、亲属、继承等领域均有体现 ,其主要是由于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及冲突法对实质正义所追求所引起的 ,同时 ,民法的私法性质及比较法学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亦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国际私法应当在相关领域加大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MARK COONEY 《犯罪学》2003,41(4):1377-1406
Norbert Elias's (1939) work o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highlighted the long‐term decline in violence within Western societies.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more recent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violence has evolved not just quantitatively but qualitatively as well. In particular,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ies to violence have changed over time. Drawing on Donald Black's (1976, 1993a) theoretical ideas on conflict management,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that as intimate social ties weakened and the state strengthened, collective and nonintimate forms of (nonpolitical) violence declined significantly. Consequently, violence increasingly became less public, more private. Pockets of residual public violence can, however, still be found within modern state societies. Privatization varies, then, across time and social space.  相似文献   
18.
论价值冲突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犯罪学家柯布林和米勒提出的价值冲突论,为我们深入研究犯罪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价值冲突是导致行为失范进而引发犯罪的直接原因。我国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等。面对激烈的价值冲突,只有从各方面大力提高文化融合能力,才能有效地控制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义务冲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义务冲突作为排除犯罪性事由之一种在西方刑法学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领域,我国学界对此则涉足甚少。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我国刑法学界对此多作静态意义的研究,没有从符合构成要件行为与排除犯罪性事由这种立体动态的关系中对其进行思考,我们愿稍作尝试。  相似文献   
20.
物权作为民法中的基本制度 ,在我国内地、香港、澳门的民事立法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物权客体的范围不同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规定不同 ;物权取得、变更和消灭的规定不同 ;动产和不动产的规定不同。解决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物权的法律冲突可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动产和不动产物权均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运输中的动产物权 ,适用送达地法 ;运输工具物权 ,适用登记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