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106篇
工人农民   61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篇
法律   263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131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17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bstract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Eritrea and Kenya from a labour history perspective. Indeed, the assumption in this research is that capitalism can only be explained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free wage labour as one of the sine qua non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Therefore, the article looks at the paradigmatic socio-economic shifts: from unfree to free labour, from free to precarious labour and from unfree to precarious labour. These are the result of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between capital and labour. The point of departure of the analysis is the Nieboer-Domar hypothesis on the structural origins of slavery, which despite severe criticism, it has been largely remained unchallenged until the present. In Eritrea, colonised by Italy, and Kenya, colonised by England, free wage labour fully developed betwee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This could be considered the era of the advent of capitalism, with the advent, for a fraction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of labour relations based on wages. The precarisation of life of free wage workers is also partially analys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42.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ies of agricultural policy in 11 of today's developed countries between the late-nineteenth and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and in 10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 since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After discussing the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of the prevailing orthodox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a wide range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concerning issues like land, knowledge (e.g., research, extension), credit, physical inputs (e.g., irrigation, transport, fertilizers, seeds), farm income stability (e.g., price stabilisation measures, insurances, trade protection), marketing, and processing. The article ends by discussing the policy lessons that may be learned from thes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43.
连横一生以搜集、记录、整理、保存、研究台湾历史和文化为职志,著述颇丰,尤以《台湾通史》名世。纵观《台湾通史》的出版史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实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相契合,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也逐步彰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台湾通史》研究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无论视角还是视野、方法还是理论,特别是在学术性或学理性上,都有显著的推进和拓展。  相似文献   
44.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是一种完全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而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制中居领导地位同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5.
古代祭祀礼仪的法律规制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祭礼,历史悠久,内容宏富,颇具特色。其程序之复杂,仪节之细致,规矩之严格,场面之宏大,也堪称一绝。它位居“五礼”之首,是古代礼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其秉承“神道设教”的宗旨,蕴含“天人合一”的观念,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世俗化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6.
王晓东 《政法论丛》2013,(6):108-114
我国法律对性交易的打击虽非常严厉,但性交易却屡禁不止,并愈演愈烈.可见,我国现行的严禁主义存在问题.纵观我国历史大多数时期,性交易是合法的,并且性交易合法时期往往是社会环境比较宽松的时期,也往往是历史上的“盛世”之时.而性交易非法时期也往往是法律环境比较苛刻、社会控制比较严厉的时期.这样的时期里对性交易的管制往往就是严刑峻法,通过这样的管制也往往造成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并且最终都会放开对性交易的管制.  相似文献   
47.
在世界政治法律思想史中,社会契约理论源远流长。自伊壁鸠鲁开始,从格劳修斯到霍布斯,从洛克到卢梭,再到康德,他们以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为逻辑起点,演绎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分权制衡、宪法至上等理论。这些理论提倡主权在民,在公法领域还探寻了宪政问题,进而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创立宪政制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深度发掘及有鉴别地吸收运用必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48.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加强自身形象建设,坚持把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形象建设的灵魂,把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形象建设的根本,把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形象建设的主线,树立了我党在各个时期的光辉形象。在继承和发扬我党形象建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应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借鉴公共关系学理论,强化政党公关意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我党形象建设的形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49.
刘全娥 《法学研究》2011,(3):194-208
雷经天的司法思想是新民主主义司法思想的典型体现。苏维埃司法的政法传统、边区司法正规化改革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潮流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围绕新民主主义司法观,雷经天提出了在司法组织上贯彻民主集中制,在法官队伍建设中加强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的融合,在六法全书援用中将政治立场与司法实践适度分离,在司法程序中坚持司法民主、发展司法便利等系列观点。其思想贯穿着革命性和实践性思维的特点,是时代背景与个人经验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
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党在历史上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是不是都过时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分析了群众工作的基本理论并归纳出十条经验。它们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并抓住关键性群体;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与荣誉;从思想上教育群众、引领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在群众中发现并培养"群众领袖";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基层民众对党的信任;反对官僚主义,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民主政治,把群众的意见聚合起来;发现并总结群众工作的规律与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