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15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20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Intentionalism is the view that an utterance (understood broadly as a spoken phrase, a written text, or even a gesture) means what its utterer intends to mean by it.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Grice's version of intentionalism rules the day, but intentionalism in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has well-known enemies. Antonin Scalia argues that the search for the intentions of actual legislators destroys the publicity of law and leads judges into fact-finding rather than rule-application. The author argues for a sophisticated version of intentionalism according to which the utterer of law is not an empirical individual or group of individuals but a hypothetical sovereign. The meaning of a legal text is whatever an ideally rational and reasonable communicator would intend to mean by it. By divorcing the meaning of law from the actual intentions of sometimes-conflicted and insincere legislators, this theory preserves the publicity of law and helps avoid fact-finding. Furthermore, it does justice to canons of construction (e.g., ejusdem generis, noscitur a sociis), which seem to aim at what an ideally rational and reasonable lawgiver would mean by a given legal text. Finally, hypothetical intentionalism accords with actual judicial practice, at least in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where justices often seem to tacitly assume that the utterer of law always expresses her meaning in the best possible way.  相似文献   
42.
刑法中的“其他”用语体现了以简驭繁的立法技术,具有周延性与相关性的双重品格。其周延性使静态的刑法规范具有了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而有助于维护刑法的安定性;其相关性保证了刑法规范内容的特定性与明确性而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合目的性。其相关性、周延性分别与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权保障、社会保护双重机能相顺应,而且与现代法治国的双重性格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43.
司法克制下的司法能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榕 《现代法学》2008,30(2):179-185
司法能动或是司法克制体现了法官释法的意识形态。司法能动和司法克制是法官在司法中进行自由裁量时享有多大的自由或者受到多大的限制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可供遵循。在我国当下,去除僵化的司法克制与无序的司法能动,并且实现司法克制下的司法能动应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4.
海外华人人权屡被侵害的问题,是我国刑事立法中必须予以考量的重要问题,应当参照国际刑法准则,参照我国签署、加入并施行的国际公约,修订我国刑法规范和其它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护海外华人人权。  相似文献   
45.
46.
司法解释作为人民法院的裁判依据,并不限于纯粹解释法律的层面,且通常对法律的溯及力问题予以规定。民商事类司法解释的制定与司法适用情况表明,有关溯及力问题的规定是混乱的,理解与适用也是混乱的。这有悖于统一司法尺度的宗旨,甚至影响法制的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应加强自律并形成系统完善的溯及力判断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应将司法解释的溯及力作为备案审查的重点,并且注重对民商事立法自身溯及力做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47.
在直接故意犯罪的语境下,以刑法第347条所规定行为到底有没有行为目的,目的是什么为切入点展开论证。刑法第347条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具体是指制造毒品的行为,以贩卖为目的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的行为,以贩卖毒品为目的的持有毒品的行为;区别刑法第348条与第349条的关键在于行为目的确认,对运输毒品行为的定罪方面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一刀切。在运输毒品犯罪中如不能确实认定共同犯罪人的地位时,可以采用部分行为共同责任的原理进行处理。当一行为同时可以被“法条竞合”的各该法条进行事实上的“想象竞合”评价时,有必要在解释时考虑行为目的,以便对行为进行恰当地区分。  相似文献   
48.
我国当前法律解释权的行使凸显的问题是:法律解释权的行使主体泛滥,导致法律解释混乱;法律解释权行使的非实用性,导致法律解释在内容上逐级延续;法律解释权行使的非规范性,导致法律解释在形式上凌乱不堪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法律解释权的配置与行使制度存在不足,主要是:法律解释权附属于其他权力,由国家机关任意行使;各国家机关共同行使法律解释权,使法律解释的混乱日益凸显;法律解释权多以隐含方式行使,法律解释权与规范性法律文件创制权混为一体。改进我国法律解释权行使的基本思路在于:制定《法律解释法》明确法律解释权的地位,厘清与规范性法律文件创制权的界限;限制法律解释权的主体数量,规范法律解释权的行使方式;协调不同主体的法律解释权,构建完整统一的法律解释体制。  相似文献   
49.
刑事司法解释应当被视为一种准立法。据此,刑事司法解释不应当具有溯及力,新颁布的司法解释的内容不能用以评价司法解释生效前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司法机关可以在同时符合两个限定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在量刑环节对被告人予以从轻作为解决问题的破局之策。这两个限定条件是:其一,司法机关所适用的刑事司法解释必须是对行为人所实施行为的定性和定量的法律依据。其二,在刑事司法解释颁布前,司法机关在对相关问题的处理上与未来新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0.
杨树明  李健 《河北法学》2006,24(5):33-38
判例法和成文法分别是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然而,作为一种创制法律、解释法律的技术方法而言,判例法与成文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来自法官个案司法经验总结的判例法,由于其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可以弥补大陆法系成文法适用与解释之不足.成文法亦是我国的传统,借鉴和移植判例制度,有助于克服我国司法解释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增强法律适用的确定性、灵活性和公正性.尤其在国际私法领域,立法的严重滞后,使得判例制度的引进和重构成为完善我国国际私法的一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