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1945年8月至1950年3月是战后台湾文学重建的重要开启时期,其去殖民性的进程在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框架中,由台湾本省作家和大陆来台作家在台湾文学传统和中国新文学传统的艰难延续中展开。复杂的政治干预使去殖民性被当局简化为接受大陆政府统治,但台湾作家在认同中华文化上并未“失语”,他们仍以源自“民族精神”的“向心力”,顽强“回归”中国文学,并和大陆作家一起,以对战后台湾现实的深切关怀,延续、丰富了日据时期形成的台湾文学传统,其中根植于台湾的左翼文学思潮发挥了尤为积极的建设作用,提供了战后中国左翼文学的在野形态。  相似文献   
252.
作为生育主体,女性对生育疼痛的认知,代表着她对自我与外在的理解和处理。当女性介入历史文本的书写,这种独特深刻的性别体验必然成为她们思考和表达的基点。女性文本在孕育这一偶然个体生活事件中对性别角色的体验式叙事,让我们看到女性从无意识的生育工具到主动的生命创造主体的巨大变化;生育体验与女性主体意识、生命意识觉醒之间的互动关系。女性只有获得精神的解放,在人格心理上真正独立,才能以人的立场而不是女人的立场穿越疼痛之门,成为健全的人的母亲。  相似文献   
253.
台湾在1987年“解严”前后进入了一个文化转型期,彼时威权时代的意识形态统一体已然松动,新的本土主义论述正在集结但尚未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以这个时期的台湾后现代思潮及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尤为关注那些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小说文本,这些文本以语言反省与形式解构为起点,反叛写实主义的美学观,质疑本质主义的历史真实观,不仅挑战前行代的美学主张,也解构逐渐凝聚为新威权话语的本土论述。通过对文本的审美形态及其意识形态表征的分析,本文试图指出,出现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台湾后现代历史叙事文本是一种对意识形态统一体的松动非常敏感且及时作出反应的话语,是意识形态统一体松动后文化危机和思想危机的表征,这些文本以瓦解历史的方式传达出特定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254.
新时期以来,安徽的电影文学事业取得了辉煌业绩,是“文学皖军”崛起的标志性成果。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电影文学事业没有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进入低谷。安徽文学界应当借鉴鲁彦周等先贤的实践经验,革新题材,改进创作手法,同时树立全国意识,努力把握最新创作动态,加强与全国电影界的交流合作,争取再次进入全国电影文学创作的前列。同时建议安徽省有关部门出面组织,在安徽设立全国电影剧本交流基地,建立优秀电影剧本奖励机制,跃升安徽电影文学的创作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安徽电影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55.
《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注的重点侧重于教材中节选自各种题材或体裁的文本内容,较少涉及英美文学作品本身。而文学经典因其涵盖的丰富内容,在学生语言技能的构建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结合应用学习者自我决定论和合作学习策略,阐释了教师可以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取得重构文学经典的助学地位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256.
《Patterns of Prejudice》2012,46(4-5):439-464
ABSTRACT

Alice Walker's second novel, Meridian (1976), explores both the ways in which racist societies initiate and exacerbate melancholia and how this psychological dynamic can and must be overcome. The novel posits not a simple ‘cure’ but rather a process of question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past and one's painful attachments to it. In this way it negotiates scholarly concerns about psychoanalytic theory, as manifest particularly i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ritical race studies. Far from normalizing a form of identity focused on the past, this experimental novel depicts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s an effort that requires the willingness to untangle the relationships involved in one's present, one's past and broader systems of social injustice.  相似文献   
257.
黄燕 《学理论》2012,(12):132-133
扬雄《方言》中古鲁国表达重之义时使用锤这种说法;但今天的鲁西方言中表示重的含义已不再用锤这个词,而是使用沉和坠两种说法。那么,锤沉坠这三个词之间古今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本文将在语音、语义方面,就这三个词的来源以及它们的同源词之间的联系进行引证比较,由文献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是一组古今同义词。  相似文献   
258.
西川满的<台湾纵贯铁道>、滨田隼雄的<南方移民村>和庄司总一的<陈夫人>被视为日据末期在台日人作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纵贯铁>宣扬北白川宫率军征服台的"功绩",史载台湾军民的殊死抵抗被写成"土匪"式骚扰,而日军的屠城式大规模烧杀行径则被淡化或合理化.<移民村>宣扬日本人的毅力、信念、真诚品行和科学精神,赋予日本对台湾的"移民"(殖民)以正当性.<陈夫人>具有人性的深度开掘和对台湾庶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写,甚至写出了现代性、本土性和殖民性的复杂纠葛,但仍带有殖民文学的明显印痕对中国(台湾)文化的"误读"以及宣扬日本人带给台湾"现代化"的理念.它们不同程度地都是日本对台殖民侵略的自供、掩饰和美化.  相似文献   
259.
张婷婷 《思想战线》2001,27(2):75-81
形式本体论是新时期中国文艺从实践到理论都曾积极追求过的价值取向之一.这一文艺思潮首先表现在作家的创作实践层面,然后是文学批评家们的形式批评,最后上升为文艺理论家们的文艺形式本体理论的建构,这一思潮自有其产生的合理原因,也有其不足.  相似文献   
260.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1,27(3):58-60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并不是要西化,绝不能离开民族特色这个根,而是要在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融通中实现转换,比如言志抒情理论的延伸与转换、意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文艺社会功能的拓展及其特殊性、神思妙悟式艺术思维的肯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