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4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as its focus the main Brazilian cultural and media product, the telenovela or soap opera,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razilian personality referred to as the homem cordial (“cordial man”). The article analyses two telenovelas: Renascer (1993) and Velho Chico (2016), which, written by the same author, but in very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 sought to recover the trait of cordiality in its essence. In its comparison of the two telenovelas, this study presents and discusses the changes, permanencies and negotiations of a cordial tradition in the face of a particular aspect of modernity represented by both the process of urbanisation and by television itself.  相似文献   
32.
在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对女性学和女性研究的原创性与时代性问题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女性学和女性研究在原创性与时代性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学科地位边缘化、原创性力作偏少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的思想认识,并建构新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3.
Jill Dobson 《Japan Forum》2016,28(4):486-510
After her life-changing sojourn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urope in the late 1920s, Miyamoto [Chūjō] Yuriko (1899–1951) devoted herself to the cause of communism. Her ideological conversion was roo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modern city – in particular, Moscow and London – and the close interrelation between literary and filmic modernism and the modern city is evident in two key articles she wrote during her time abroad. In this article I will analyse how Yuriko represented her profoundly political exper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wo cities embodying alternative, opposed modernities – communism and capitalism – through modernist literary techniques and the new artistic technology of film.  相似文献   
34.
日据时期旅行文学研究在台湾方兴未艾。台湾文论界通过对旅行日本、欧美、中国大陆的不同游记的论述,探讨日据时期台湾人身份认同的暧昧两难。台湾社会特殊的历史际遇造成其现代性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35.
论现代文学叙述中妓女形象谱系与话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中国,妓女形象成为一种隐喻,一种表达思想意识、建构社会性别身份的媒介.人们通过对妓女形象的认知和想像来表达他们对民族现代性、社会关系和妇女解放等重大社会命题的思考,以此建立自我想像,寻求自我认同.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精英知识分子笔下的妓女形象作-个谱系来考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如何通过"这个媒介展开有关政治权力和文化转型,国民性和文化归依感等等问题的讨论",检视创作主体的社会性别和社会身份对妓女话语系统建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吴楠 《桂海论丛》2010,26(5):25-28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不是平滑的线性推进,而是在与社会历史实践相联系的三个理论层面上的有序推进。具体表现为:以异化劳动为尺度的现代性伦理批判;以分工为基础的现代性实证批判;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本质批判。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的三重维度对当今资本主义批判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7.
现代性是当前学术界最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是这个领域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子课题。通过对学界关于现代性的内涵与现代性的困境、马克思思想与现代性的相关性、马克思如何展开他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当前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丰硕研究成果,同时也察觉到了研究中存在的缺憾,为学界下一步研究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38.
新型工资劳动者是已经走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非农从业者,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带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作为后发国家,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共时性存在的发展背景,构成了新型工资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境遇.目前新型工资劳动者的数量规模已居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第二位,其权利理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阶层化意识已经觉醒,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其存在和权利状况的"交叠共识"基本达成,组织化的条件日趋成熟,真正需要的是工会组织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博弈智慧和实际操作层面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39.
监狱类型是刑罚思想影响下监狱形态的多向度的存在,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相融合的制度话语。在现代性语境下,监狱虽然一般多以罪犯的年龄、性别、人身危险性等为标准设定.但按照高、中、低等三种基本警戒度来分类监狱,也渐成趋势。当下,建构监狱类型不应悬置或忽视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押犯入狱前的阶层身份,对其服刑与改造历程的影响是相当复杂、深刻的。监狱分类与分级管理,都应当关注囚犯来源阶层构成。从现有押犯捕前阶层构成来看,起码要针对来自于中间阶层和底层的囚犯设定监狱类型,即可以考虑增设“中间/中产阶层”监狱和“农业/无业阶层”监狱,以推进法治维度上的监狱类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出发理解现代性的矛盾问题,需要紧紧把握住资本的逻辑。现代性内涵于资本的逻辑,行进于资本的矛盾裂变之中。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居于现代性矛盾的核心,从内部规定着现代性矛盾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