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2篇
  免费   338篇
各国政治   361篇
工人农民   442篇
世界政治   3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7篇
法律   2129篇
中国共产党   598篇
中国政治   1448篇
政治理论   1179篇
综合类   29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1016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202.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03.
经济全球化与"体面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国际上关于"社会条款"和"体面劳动"的提议,或者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或者是出于保障现实中被忽视和侵害的劳动者权益的目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为尽早在中国实现"体面劳动",中国应该以国际劳工标准和"体面劳动"的内容要求为参照,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建立起一套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204.
作为公民社会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网络公民社会的产生与成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的网络公民社会已由自在阶段过渡到自觉构建的自为阶段,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大,对当前我国的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研究网络公民社会的成长历程,把握其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其影响以便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对于维护转型期的社会政治稳定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5.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政府、社会及农民在农村社会保障中既有相应的权力(利),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行政法、经济法和社会法各自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和调整对象,本文分别基于这三个法域检视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中的政府责任,考察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中政府责任的越位和缺位,反思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所发挥的主导和基础作用,提出在社会法视阈下政府应定位在承担法律制度构建、财政支撑和监督管理之责任。  相似文献   
206.
无缝隙政府所倡导的顾客导向、竞争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治理理念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无缝隙政府理念,东莞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信息共享促进部门无缝隙衔接,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无缝隙审批,以扁平化改革推动社区服务无缝隙对接。本文认为,未来的政府管理创新,应倡导无缝隙政府理念,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升公共服务的价值,以市场竞争为导向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以结果为导向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7.
This paper reflects upon the gross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reassurances given in 2010 by the 2010-2015 UK Coalition Government that their budget and welfare cuts would fall ‘fairly’ across the income spectrum, and the reality of what had happened by the end of that government. It asks how the ‘distributional impact assessment’ provided with the 2010 Comprehensive Spending Review could have been so wrong. In seeking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ypes of systematic bias are considered along with a discussion of ‘marginality’ in assessments of impact. Drawing upon the role of ‘power’ in impact assessment, it traces the ways in which methodological assumptions can eclipse the real life effects of policies behind ‘the average’ as well as by the unfair selection of the ‘unit-of-analysis’.  相似文献   
208.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深层次问题的凸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显得极为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209.
既往关于社会学与经济学视角融合的讨论多集中在历史脉络和经典文本之上,从转型中的“产权问题”出发,透过产权分析的社会维度来探究社会学和经济学融合的路径和方向。中国改革以来产权变迁的整体进程呈现为一种“产权连续谱”,在同一体制,甚至同一组织框架内,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产权等多重产权形态的并存互融构成中国产权实践的重要特征。产权社会学强调产权是对资源占有的社会认可。产权界定的社会合约性以及多维度性,为解释以公有产权制度为原点的中国产权变革进程提供了一种有说服力的分析框架,也是对产权经济学视角的一种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10.
ABSTRACT

The Dayton Peace Agreement ended the violence in Bosnia–Herzegovina, however, it also solidified antagonistic political identities leading to the creation of two social contracts: an ‘elite social contract’ involving primarily political elites of the main ethnic groups and an ‘everyday social contract’ involving ordinary citizens trying to manage a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first social contract is hegemonic, however, alternative, non-nationalist views are slowly emerging. Grassroots groups, the surviving remnants of inter-ethnic coexistence, the integrating pull of market forces and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diaspora all constitute resources for the creation of a resilient national social contr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