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116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统战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它积极开展对国民党上层将领的统战工作,较快地打开了广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努力争取桂系国民党民主派人士,发展壮大抗日同盟军;广泛团结进步群众团体和文化界爱国民主人士,使桂林成为全国文化救亡中心。它为我党在国统区的桂林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扩大国内外的统一战线,为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争取大量的物资支援,促进桂林成为全国抗日文化中心,促进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2.
Power shifts and especially power transi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military) confl ict.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PTT) does offer an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but no remedy. We suggest easing the tensions related to ongoing worldwide power shifts by introducing a new informal multilateral security governance institu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a concert of powers. The historical European Concert of the 19th century prevented the outbreak of great power wars for more than a generation by providing a cooper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shared norms and common procedures.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utilizing a modernized concert of powers as a framework for managing the coming power shifts. In order to do so, we introduce two new elements in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1) the importance of the (dis) satisfaction of the declining hegemon with the anticipated future order, and (2) a broader multilateral framework of major powers that overcomes the Power Transition Theory’s traditional bilateral “duel” situation. On this basis, institutionalized power transition management becomes possible. We then work out the norm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historical concert and update it with a few new features that would be necessary for it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21st century.  相似文献   
23.
桂林状元文化体现了广西在科举制度时代“一带河山,少壮努力,出人头地,梦想成真”的“甲天下”精神..桂林状元文化的优势积累与科举文化的长期接力,是广西成为“大儒之乡”的文化渊源与推动力之一,也是广西人走向与走进中国的政治舞台与军事前台的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24.
论世界专利     
世界专利是专利制度发展的趋势.建立世界专利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程序一体化对世界专利产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地区性专利条约为世界专利提供了直接的样板;美国专利法改革为专利制度的统一消除了重要障碍;专利审查高速公路合作为单一审查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实体专利法条约取得进展.世界专利可能采取的模式包括PCT改进版模式、欧洲专利模式、统一生效加申请进入模式、单一世界专利模式等,它们各有特点.这四种模式也可以看作是世界专利的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5.
从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与道家的“发乎情,止乎游”,历经了禅宗的“发乎情,止乎觉”,明清之际启蒙美学主旋律变为“发乎情,止乎情”。它代表着中国美学在与“西天”佛教文化对话后的成熟,距离最终的突破,距离“五四”之际王国维、鲁迅的探索,乃至距离后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奠基于“万物一体仁爱”新哲学观基础上的情本境界论生命美学的探索,都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26.
Given the widely shared belief that, following a long period of crisis, the American-led liberal world order is now in transition, the question arises: what comes next? Considering China’s ‘parallel order-shaping’ project with respect to the liberal order as a harbinger of a ‘multi-order world’, 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a concert-like mode of ordering, which will draw on a new common language to reach consensus among proactive stakeholders at the global level. Those interested in maintaining the liberal character of this arrangement, such as the EU, should therefore steadily engage in the process leading to its establishment in order to gain and retain full membership while enhancing their discursive power.  相似文献   
27.
政府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必须建立起一套责任机制。对于任何主张民主的社会来讲,责任机制是基本因素,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健全行政责任制度。而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权力和责任的适当配置,责任落实的个体化,建立发达的信息机制,完善行政伦理道德机制,是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的进路。  相似文献   
28.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显现,劳动关系的矛盾El益突显出来。文章以贵阳市为例,分析了贵阳市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提出了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日本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及其未向国际高水平靠拢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员工工资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情况下,企业高管年薪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并没有向国际高水平靠拢,更没有向美国看齐。这与日本特有的社会意识、传统的经营思想、日本式企业制度、主流经济和民主化改革、法人所有制、没有照搬美国职务工资、董事报酬规程和高管激励机制、政府控制特殊法人CEO年薪、外资企业少以及社会舆论制约等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王奇才 《河北法学》2007,25(4):176-181
通过对中国法学自1978年以来26年间的这一个时代的批判,邓正来提出了一种以社会秩序的建构及其正当性为核心问题的中国法律哲学观,其任务是建构一种"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为主题的系列论文,不仅强调了世界结构是这种法律哲学观的历史性条件,还隐含着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必须考虑的三类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