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7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3篇 |
工人农民 | 201篇 |
世界政治 | 29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2篇 |
法律 | 245篇 |
中国共产党 | 6篇 |
中国政治 | 117篇 |
政治理论 | 81篇 |
综合类 | 5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Patterns of Prejudice》2012,46(1):3-4
This introductory paper seek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key themes that run through the papers in this special issue. Taking their cue from some ongoing current debates about the meanings of citizenship, multiculturalism and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 Schuster and Solomos begin by exploring som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deas in current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ontroversies about these issues. In doing so they touch upon some of the main policy dilemmas faced both by nation-states and by migrant and minority communities. They then move on to engage with the question of what policie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deal with citizenship and belonging in societies that are increasingly ethnically and culturally diverse. They conclude by analysing the direction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policy priorities, and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key arguments to be found in each of the substantive papers that make up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92.
Anton Oleinik 《Central Asian Survey》2012,31(2):153-174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1 July 2008 mass protest in Mongolia. This event has no precedent in Mongolian history and represents a challen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s neither scholars nor political leaders predicted or even admitted its eventuality. Several forms of exclusion – economic,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 are considered as its potential source. It is argued that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exclusion allows making better sense of the situation. Institutional exclusion means the alienation of ordinary people from government and their inability to rely on the law and official procedures when being engaged in everyday activities. Two sources of primary data inform the analysis: a series of 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e protesters (N?=?20) and a collection of visual records made during the unrest (N?=?244).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using methods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相似文献
193.
关于加强社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连民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25-27
共青团加强社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处理好工作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内容问题。基本方式就是要做到培养社区理念与发展青年创造性相结合、强化服务与积极引导相结合、正面激励与社区救济相结合、团属工作和社会统筹相结合、项目实施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工具相结合。基本内容就是要将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光荣传统与个人生活价值相结合、提高青年生活素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参与创新与正确认识事物相结合。以便满足社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4.
海峡两岸青年政治价值观异同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盛聪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5):1-5
青年的政治价值观反映青年对所处社会的政治现实与理想的基本评价.源于海峡两岸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两岸青年在政治效能感、政治理想追求、政治现实的评价和两岸关系发展等问题上相异也十分明显,但两岸青年对社会政治昌明的追求和共同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纽带,又构成了两岸青年的政治价值观的相通之处.为了促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了解与信任,必须加大对台政策宣传,积极推进两岸青年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5.
包锡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5):59-61
青少年作为社会现实的或潜在的力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劳动大军.但是,我国在青少年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现状令人担忧.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劳动保护的意识,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的能力,从立法、执法上完善、落实对青少年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6.
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效应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龙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6):18-21
网络开辟了青年社会化的崭新时代,为青年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但在其消解传统的社会化模式,带来众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网络社会化自身的局限与副作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青年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7.
今天的时代与旧中国五四时期相比在社会矛盾运动和对青年作用的需求上有某些相似的特征;时代造就青年,青年创造时代,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应当包括复兴中华、解放思想、建设民主科学、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等。 相似文献
198.
关注青年外事工作的新变化与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广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1):1-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利益需求更为多样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鲜明时代特征。青年外事工作必须顺应这一变化,进一步服务于青年利益需求,加大开展青年国际交流活动的力度,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99.
陆士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1(1):1-4
中国青少年社会福利正处于整合和发展进程中,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发育不良是制约中国社会福利,特别是服务福利发展严重滞后的重要因素。共青团在组织发展和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变革,预示着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良性发育,对于中国社会福利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0.
运用微量热启动PCR技术,对20例正常家系的遗传学分析,证实D17530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现为简单的共显性遗传。同时,对100例亲子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证明D17S30位.在多态性可应用于我国法医学亲子鉴定。根据D17S30位点基因频率估算的排除概率(74.04%)与其实际排除能力(80.00%)无显著差异。在15倒排除亲子关系的案例中,有2例由D17S30位点单独取得排除证据。D17S30位点是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遗传学标记,可用于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