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亭 《天津检察》2009,(1):68-68
李某自2006年开始经营一间酒吧,由于生意一直不景气,遂与王某商议采取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即招募酒吧女服务员担任所谓的“酒托”,并指示女服务员以“酒吧女”的名义通过网络联系男网友,勾引男网友来酒吧消费。李某事先告知酒吧女,不要让客人看到酒水单,由酒吧女来点该酒吧用可乐、雪碧、二锅头勾兑的假洋酒“绿薄荷酒”,并以每杯360元的价格出售(实际每杯成本不到2元)。当被害人结账对高达几千元的消费金额提出质疑、拒绝付费时,李某、王某等人就以要告诉其家人、单位为手段。强迫被害人交钱:并采取写欠条或押手机、身份证等方式要求付款。  相似文献   
42.
一个秋雨湿窗的夜晚,我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低沉的声音传来不少沮丧。他说去年的金融海啸让他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损失巨大,他经营的小公司也很不景气,说不定很快就要倒闭了,预计送儿子出同留学的事看来也要泡汤了,现在是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今后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3.
祁京梅 《南风窗》2008,(23):77-78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短期不景气,其实质是在房地产泡沫的制造过程中阶段性受阻。此时如果政府在金融、信贷等方面放手进行所谓的"救助",那就意味着支持房地产业可以继续吹大泡沫。  相似文献   
44.
1992年,因企业不景气,我离开了原单位,决心闯市场。原于一个偶然的商机和儿时的喜好,我开办了一家邮票公司。商海沉浮,做起来远没有说起来那么富有诗意,要想成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十几年来,凭着韧劲和拼搏精神,我挺了过来,取得了一些成功,也积累了一些财富。  相似文献   
45.
刘思 《工会博览》2008,(24):54-55
在2008下半年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年一度的广州汽车展拉开帷幕。就意义而言.它具有2008年中国车市年度总结的作用.更有承托着刺激阴霾车市的“强心针”的无形责任。相信所有参加过往届广州车展的人。在亲临2008岁末的广州车展现场时都会有同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46.
《天津支部生活》2009,(3):55-55
金融危机给依赖出口的韩国带来不小冲击。经济不景气催生了新的流浪族——“快餐店难民”。所谓“快餐店难民”,指的是那些连在网吧包夜的钱都没有,只好在麦当劳、肯德基等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里要上一杯最便宜的饮料,整夜躲避严寒的人。  相似文献   
47.
陈光  张景富 《创造》2019,(4):83-84
穷人花钱的行径,与富人的花钱行径完全不同。当一个人手中只有一个蛋时,哪怕只是轻轻一碰,一切都可能全部玩完。因此穷人拥有的资本越少,相对而言,其承受风险的能力越差。想想,当天气稍微暖和一点,先融化的一定是小雪球,因此穷人的雪球若不大,那么每当经济不景气,穷人一定首当其冲,受到波及。  相似文献   
48.
赵雅楠  金姬 《新民周刊》2012,(31):74-75
企业不敢"得罪"暑期实习生——如果他们网上"吐槽",倒霉的还是雇主呀。每年暑假,大批在校大学生都会走出校门开始实习。随着经济不景气以及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今年的实习机会显得格外难得。讽刺的是,极富个性的90后实习生  相似文献   
49.
英国有个叫海伊的小镇。小镇在威尔士的乡村,本来没有名气,可一个名叫布斯的本地大学生60年代毕业后在这里开了家旧书店,自认能够有些作为。可旧书生意不景气,经营状况一直不好,这让他苦恼。但布斯是颇有心计的人,不甘心在小镇守着旧书店默默无闻老死一生,于是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愚人节"到来之际,他突然宣布小镇要"独立"。耸人听闻的消息一出,媒体便像  相似文献   
50.
《工友》2009,(7):42-43
《工友》编辑部: 我于1984年参加工作。2000年因工厂不景气办理停薪留职,到外地打工,一去就是6年。2009年春节,我回到家乡,得知工厂已在2006年底被当地一家公司兼并,原工厂人员全部被接收并与新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我找到新公司,要求也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但该公司领导告诉我,该厂在2007年1月连续登了三天的报纸,要求原厂职工限期在2007年5月30日之前到新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逾期后果自负。因此,该公司现在没有理由接收我。请问,新公司有理由不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