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296篇
中国政治   83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传播学将乡村文化建设看作是乡村文化的传播,包括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传播,与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的传播、与大众媒介文化相关的传播以及与主流文化宣扬相关的传播等。"农家书屋"和"乡村广场舞"作为文化实践创新,其扩散的效果相差较大,广场舞参与者众多,农家书屋却备受冷落。何以如此?本文基于对位于甘肃、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的15个乡村的社会调查数据,以"创新-扩散"为理论视角,对此两种文化实践创新主要从"创新(属性)""传播渠道",并结合"社会系统"等几方面进行对比性研究。本研究一方面为当下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另一方面对"创新-扩散"理论在乡村文化传播的适用性上做一定的修补。  相似文献   
92.
农家书屋作为国家公共服务深入农村基层的站点,在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Y市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进行细致地考察后发现:在实际运作中,农家书屋往往偏离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设计的轨道,存在职能偏离问题。行政逻辑与服务逻辑之间的张力是出现职能偏离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农家书屋的建设嵌入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文化休闲网络和村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以实现转型发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93.
闽政办[2008]9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新闻出版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办、省文明办制定的《福建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海东市以打造“三新”阵地为目标,积极发挥农家书屋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引领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聚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基层文化站等阵地建设,让书香浸润文明实践,让文明之花在海东大地绽放。搭建理论学习“新载体”。以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推动理论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为出发点,积极发挥农家书屋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的职能和阵地作用,丰富农家书屋内涵,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农家书屋学习,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培训辅导,同时开展学习讨论、交流互动、解答难点、畅谈心得,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等,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学理论、学文化的“新载体”。以谈心得、讲变化、话发展的方式,畅谈生活新变化,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相似文献   
95.
<正>2015年,六师芳草湖农场以增加职工收入为出发点,采取七项措施扩宽职工增收渠道。一是提升素质促增收。通过开展自营经济百名专家服务团培训、举办三产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种植、养殖等各类培训班,培训职工4300余人次。同时利用农场连队的"农家书屋"开展职工读书活动,积极引导职工依靠科技致富。二是科技培训促增收。通过专家授课、网络教育为职工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积极培养科技能人。三是资金帮扶促增收。继续利用师市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资金,帮助扶持困难职工进入合作社,发展养殖、种植业。2014年,农场利用  相似文献   
9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家书屋如何抓住机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三个典型农家书屋的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家书屋发展现状,总结出现阶段我国农家书屋发展存在书屋书籍与农民需求不相符、农民对书屋参与程度不高、书屋管理有欠缺、书屋数字化建设滞后和书屋后续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加强宣传教育、优化管理制度和注重馆员培养、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及创新书屋服务方式等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7.
《共产党人》2015,(4):2-3
2014年,银川市金凤区大力构建核心区文化格局,以抓基层、强基础、重服务、立基准、打品牌为目标,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事业繁荣发展,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金凤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金凤区文化馆、图书馆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设备设施完善,建设标准为文化部颁布的县级"两馆"三级标准。两馆面向全区公开招聘4名专业工作人员,人员已培训上岗。完善了福通社区的6个电子阅览室、7个镇(街道)文化站(中心)、31个农家书屋、14个社区流动图书室、40个公共电子阅览室、村  相似文献   
98.
李国强 《党建》2012,(1):47-47
《民情观察员》栏目编辑同志:“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但目前部分农家书屋存在图书更新速度慢、图书内容针对性不强、图书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何让农家书屋实实在在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希望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99.
吴丹 《世纪桥》2014,(7):80-83
本文以农村居民的信息贫困为背景,指出农村地域环境的劣势、资金的缺失是导致农村信息基础建设出现窘境的原因,农村居民在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居民获取信息的规模、速度也慢于城镇。全国兴办农家书屋的初衷是解决"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但综合各地实验来看,图书资源和服务形式等都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农家书屋只有和公共图书馆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信息贫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而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根据成都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对文化的需求,图书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扶贫和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