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434篇
中国政治   605篇
政治理论   177篇
综合类   1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侯选光  尹光杰 《工会论坛》2005,11(6):110-1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掌握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人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2.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3.
廓清"人与自然"关系的地平线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前提。人类在对待自然中经历了"敬畏自然"到"控制自然"的观念上和实践上的变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元凶是"资本的逻辑"。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解"的有效途径,一是调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超越和扬弃"资本的逻辑";二是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的作用;四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于人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4.
青海高原,是江河之源、万山之宗。7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绿野绵延,雪峰巍峨,湖泊闪烁,盆地恢宏,各类景观独特而壮美,芸芸万物生生不息,和谐共存,历史文化千年传承,源远流长。正是这些蕴舍大美的万千景象,成就了青海“摄影艺术天堂”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5.
城市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城市是人与自然一种和谐的相聚,是历史与现实共同生长的一个交点,正是城市整合并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文明。人们常以河流为标志区分人类文明,而事实上,地球的文明单元亦有山地文明的一席之地。大娄山中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就是这种山地文明成就的经典。  相似文献   
186.
濮阳市华龙区作为市辖行政区,是市委、市政府和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承担着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城乡协调、维护城区稳定的重要政治责任。华龙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7.
《公安研究》2009,(5):93-93
种雲译在《江淮论坛》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儒家和谐社会观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从社会学的理解视角上看,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因此,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  相似文献   
188.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叠加的崭新时代,集体主义也需要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而发展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形态的新集体主义,即生态集体主义。作为生态文明时代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一种新的历史形态,生态集体主义既承续了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又适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新的伦理诉求,不断增强人民认同和践行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生态集体主义的培育与践行,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189.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生态、能源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  相似文献   
190.
刘新丹 《实践》2009,(2):36-36
和林县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地带,是呼和浩特市的卫星城,历史上享有"塞外古城盛乐"的美誉。近年来,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环境整治、城乡联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和林县城乡环境综合指数居全区前列,城市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双双达到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全区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