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434篇
中国政治   605篇
政治理论   178篇
综合类   1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只有全社会崇尚法律权威,人人遵纪守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又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6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和谐.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从本质上全面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6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形成,必须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来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类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有赖于完备的运行规则对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整.这不仅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更是保证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64.
生态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锋 《理论导刊》2006,(10):32-34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全面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自然对人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865.
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要求协调社会系统内部各种机制的运行、理顺各种社会关系、健全机制作用、化解各项社会矛盾。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形成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势。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实现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尽快实现创业、再就业。充分就业。尽快使人力资源和分配活动进入高效率的良性循环轨道,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66.
以人为本是从复杂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理念,因此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不能是单一层面的。以人为本的内涵内在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基本的关系层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7.
北室南苑 《友声》2006,(1):48-48,9
在古代中国的自然哲学里有一种观点认为,天孕育了人和人间世界,天支配着人与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样,这种信仰也植根于日本社会。日本人也敬畏自然的力量,尊重自然之灵。这种中国的自然哲学在某一时期与深深植根于古代日本人心中的基本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们把火、水、方位等看作神圣的东西。基于这种信仰,制定选择祭神的地点和时间的规则,决定如何建造及扩建部落和家园。人们认为,自然界的活动现象左右着人类和世界。以这种意识为基础将其宗教化并称之为信仰。这就是日本的原始信仰。其后从五世纪到六世纪,它创造了日本独有的…  相似文献   
868.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都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高度重视,协调处理好这些矛盾,对于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世界上的矛盾纷纭复杂,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主要就是…  相似文献   
869.
《奋斗》2006,(11):10-35
要点提示 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7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伯承 《新长征》2006,(5):59-60
在“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和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