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434篇
中国政治   605篇
政治理论   177篇
综合类   1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关系我国生态安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丰富,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在生态保护治理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环境大数据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海量的环境信息保障和科学的环境决策,也拓展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途径。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依托丰富的环境大数据资源,构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筑牢生态环境底线;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环境数据互联互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凝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合力;推动线上线下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大保护、大治理。  相似文献   
892.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合力所推动的。而“合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最基本的层次分析,可以认为是人、自然、社会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相互间由协调到不协调再到新的协调的矛盾发展过程。社会历史就是通过这种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特别是人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不协调的矛盾产生的合力推动,来实现其发展和进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前发展时期,又叫自然协同期。第二时期是近代以来的人对自然的征服时期。第三时期就是目前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时期。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人类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并进而提出了一种促进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893.
894.
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内涵,确立“环境立州”新思路生态文明指的是一个有组织、自调节的共生系统,是自然、城市、农村、人形成的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生态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农村的经济不仅仅是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发展,要积极采用生态技术,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生态化;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文明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以及自觉的生态意识。建立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创造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从城市、农村生态…  相似文献   
895.
世界海洋温度飙升和厄尔尼诺现象频发,南极气候加速变暖导致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2023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干旱、洪水、风暴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此起彼伏的气候灾害不断敲响气候危机的警钟。随着人类与生态系统依存度加深、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气候问题政治化升级,全球气候治理的难度加大、窗口期缩短。面对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坚持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实践,破解气候治理困局。  相似文献   
896.
李珍 《岭南学刊》2020,(4):110-115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关系最科学、最深刻的揭示。它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同体性关系、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人与自然不但是生命共同体而且是价值共同体,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归宿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不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成员,而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成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超越西方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理论特质。两个共同体互为促进、互为补充、互为支撑,构建出一种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观,从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建构重塑了世界文明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897.
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价值功能,是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切入点,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编审程序规范性不够等问题,从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编审程序等层面,提出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为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98.
冯之浚 《今日浙江》2006,(19):50-51
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文化从纵向结构上来看,包括器物层、制度层、意识层;从横向结构上分析,包括三大研究领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等3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当前,要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扬。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人们的交往、处世乃至国家内政和外交都有深刻的影响,并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是当…  相似文献   
89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和辩证思维为基础,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生态哲学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自然观,并充分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生态文明思想做了创造性的转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四个原创性概念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创新主要体现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实践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矛盾论、整体论、系统论、协同论、两点论、重点论、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等,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基础和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00.
龚正荣  李欣  吴育哲 《公安教育》2007,(4):16-18,38
<正>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可以说,大学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