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470篇
中国共产党   832篇
中国政治   1091篇
政治理论   434篇
综合类   5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理学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德主刑辅"的刑罚思想。通过德刑关系的本体论解释,理学为刑罚思想提供了系统的哲学论证;通过天命与气质的人性假设,理学为刑罚指出了现实基础;通过共同向善的价值分析,理学指出了罪刑法定原则的以严为本的刑罚适用观点。  相似文献   
62.
张映晖 《理论月刊》2007,(9):125-126,174
女性书写及女性叙事近年来备受关注。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性作家,其小说也多被作为女性书写的典范被频频言说。但张的小说文本本质上呈现与女性书写相背离的特点,笔者试图通过弄清这个问题来进一步准确认识张爱玲小说文本丰厚而深刻的意蕴。  相似文献   
63.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存在着一定的现实挑战:人文关怀实效性有待增强、大学生主体地位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人文载体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因此,必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欠缺的原因并探析解决路径,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力度和效度。基于部分高校教学主体对人文关怀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育人理念不够完善、人文载体体系构建不完善的现状,有必要“对症下药”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4.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和孔子人性论是具正题、反题和合题于一体的辩证“完满”的科学理论体系。两个理论体系分别以“现实的人”和“仁”为出发点,通过“革命的实践”和“道德实践”,各自成就了“全面发展的人”和“圣人”这一理想人格,从而走进了价值理想相近的终点“共产主义”和“大同世界”,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闭环。马克思人的本质论与孔子的人性论基本元素、体系结构和价值取向的趋同性,决定了两个理论体系可融合的基本特性,两者的可融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65.
科学与人文的辩证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更贴切地说,应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科学精神强调对客观事实和真理的理智性追求,而人文精神则着重人的主观需要和价值的情感性关怀。事实上,人类对真理的追求,离不开激情、需要、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而对人的需要和价值的真正关怀,须有科学理性的支持。科学与人文、求真与求善,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又相互渗透,须以辩证的理解。  相似文献   
66.
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在情感沟通工作中运用理性把握其发展变化方向,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对弱势者给予更多关爱,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从经验的角度研究人的需要和追求,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结构的联结方式以确保其作用的稳定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儒家管理哲学“人性可塑”观进行分析,说明受后天环境影响及个人努力,人的综合素质可以改变及提高,从而得出结论:加强良好的道德环境建设,对人的思想意识的良好影响,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贺生群 《理论导刊》2006,1(6):29-31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阶级性应该是个性(特殊性)与共性(普遍性)的对立统一。阶级性的共性是私有性,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所有阶级的成员都是生活资料或生产要素的私有者;都具有私人利益;都具有私有精神。人的自私性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无论是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讲,人性自私论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承认阶级的共性是私有性,并不否认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阶级品格。  相似文献   
69.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体精神生活的乐感取向,从而导致了道德泛化和去道德化等诸多道德教育困境;而对人性体认建立在罪感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却孕育了具有超越之爱感的道德教育.所以,中国道德教育必须从狭隘的本土化思维框架中走出来,通过再思中西不同的人性体认,促进爱感的生成,承担培养爱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70.
论人权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佑武 《求索》2007,(7):129-131
在人权的应然视域之中,作为道德权利的人权与作为应有权利的人权是两个应当严格区别开来的概念,学界这些年来在此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已经形成。人性是人权证成的基石,也是将人与人权连接起来的桥梁。人权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的不同比例与程度决定了一个社会或国家不同时期的人权的内容与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