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287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工友》2014,(6):6
正富县人民政府在今年3月7日任命李某某为县公安局副局长,但自李某某上任,因为警衔、警号没有审批下来,李某某便借来他人的警衔、警号,穿戴整齐开始在公安局上班。(6月1日《华商报》)点评:有网友直指这是一种典型的"套牌"行为,可名为"套牌副局长"。然而,"套牌副局长"有县政府红头文件作证,不仅非"套牌",而且有"正科级"的头衔,这当然就是响当当的"名正言顺"。而富县公安局政工室负责人表示,对李某某借用他人警衔、警号的行为,富县公安局已责成  相似文献   
22.
王健 《犯罪研究》2007,(2):45-49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音像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是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刑事诉讼中的一种证明手段。本文结合司法实践,探讨了视听资料作证的三个相关问题:视听资料在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中的运用、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讯问同步录音录像问题等。  相似文献   
23.
公安机关向证人取证是依法进行的一项专门性业务活动。然而,在近几年的公安工作中,许多证人由于有惧怕心理,本位思想,情谊症结,对立或不信任等心理因素,不愿意提供证言,甚至拒绝作证,使案件取证工作进展迟缓,影响案件的调查和审理。  相似文献   
24.
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曙  阿儒汗 《河北法学》2006,24(6):109-113
证人保护制度是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关键性措施之一.现行立法确立的证人保护制度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性,且侧重于对证人的事后保护.这种立法上的不尽如人意使证人不敢出庭作证,导致证人作证制度虚无化,因此亟待重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5.
关于证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特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也包括证人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由于我国没有建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这就使得证人作证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在刑事诉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借鉴英、美、日等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证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特权,必须确立证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建立证人豁免制度,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以此切实保障证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刑事诉讼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6.
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在我国特有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扮演着特别而又重要的角色,在经济、文化、司法领域从事着积极的活动。在刑事案件中,对于某些事实由单位出具证明材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象民事诉讼法那样明文规定单位的作证资格和法律地位。笔者认为,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忽视甚至排除、否定单位在刑事诉讼证明中的作用是不客观的法律,应当赋予单位证人的资格。  相似文献   
27.
谢彩凤 《法庭内外》2014,(12):53-54
1770年3月5日,波士顿国王大街,海关大楼前的广场上空响起了一串枪声。波士顿居民和驻扎本地的英国士兵发生冲突,骚乱中5名殖民地居民中枪身亡,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大屠杀,为日后美国革命埋下了种子。三周后,大陪审团指控普利斯顿上尉及其8名属下涉嫌谋杀罪,如果罪名成立,这些英军士兵将被处以死刑。  相似文献   
28.
本文主要从国际上关于亲属作证豁免制度的现有立法、我国已有立法对亲属作证的规定等发面探讨了亲属作证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29.
在法学上;法益尊重的可能性可以看成是期待可能性的本质;在哲学上,相对的意志自由可以看成是期待可能性的本质。在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窝藏、包庇罪和脱逃罪的成立中,期待可能性都能给予解释。在妨害司法罪的认定上,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接受和运用体现着一种司法人性化。  相似文献   
30.
言词证据的审查采信一直是困扰司法实践的难题之一。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陈述前后不一致,应如何采信?倘被害人收受财物改变陈述,其是否涉嫌包庇罪或诬告陷害罪?前不久,本刊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结合典型案例,共邀法学专家与实务部门代表,对被害人改变陈述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实体和程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