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289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71.
外国证人保护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率、出庭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审判改革的羁绊.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对证人保护不力应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对外国证人保护工作进行比较分析,力图对构建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72.
郭利 《江淮法治》2012,(22):57-57
两个稚气未脱的学生,穿着不太合身的军装正在一辆老式吉普车上,单纯的目光望向前方。  相似文献   
273.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司法实践中遇到了证人作证难的重大难题,证人不作证、不出庭作证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困扰司法改革的瓶颈。古今中外各国的刑事诉讼实践都肯定了证人在特定情形下享有免证的权利,我国现行的诉讼法也不应忽略这一事实,应该顺应国际潮流,构建我国的刑事证人免证权体系。  相似文献   
274.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的作证能力、方式以及作证程序等问题,在国内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确定未成年人证人资格的基础上,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合理界定未成年人的作证能力,科学设计未成年人作证的方式以及程序,不仅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未成年人诉讼程序的顺利推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75.
王春 《前沿》2009,(7):56-61
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不仅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而且是实现宪法规定的人权保障和促进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现行立法未能给证人的权利提供实质性的保障,是导致刑事证人拒不出庭作证作证后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因此亟待重构我国的刑事证人权利保障制度,明确证人保护的机构、对象和范围、措施以及保护程序等,以强化对刑事证人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276.
警察出庭作证制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勃 《证据科学》2007,15(5):154-161
警察作证制度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与诉讼价值.实体价值在于发现实体真实,实现实体公正、正义和公平;其程序价值在于维护被告人的质证权,提高诉讼效率,防止非法取证.然而,我国目前并未形成完善的刑事警察作证制度.本文拟从刑事诉讼价值的角度来论述警察作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我国刑事警察作证制度的拟制方案.  相似文献   
277.
警察作证制度的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警察作证是推进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的重要一环。证人的党派性不应成为证人能力限制的理由 ;警察作证的公务性有利于保障其证言的客观性。警察作证不仅有利于案件真实的发现和实体法律的正确适用 ,而且有利于激发刑事诉讼各方参与者的主动性 ,彰显程序自身的公正性 ,还可有力地约束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警察作证的公务性、事后性、倾向性是警察证人与普通证人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278.
应当尽快建立我国的作证豁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也就是说,只要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或了解案情的人,不论其身份、职业如何,也不论其与案件或被告人有何关系,都应当履行证人的义务,以利于查明事实真相。但从促进民主法治的发展、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与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及  相似文献   
279.
证人拒绝出庭作证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司法实务界和法学理论界解决此问题的主要倾向和理论基调是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但此立法思路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从本质上看,这一思路没有理顺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正确关系,缺乏社会伦理道德上的合量性,也没有准确把握证人证言发生的内在机理。解决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根本出路在于:重新定位证人的法律性质,由证人的法院属性向当事人属性转移;同时,改变证人作证的立法模式,由法院强制型向当事人引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280.
[基本案情]李某于2002年2月向陈某借款11万元。同年4月,李某向陈某提前还款1万元。在还款的同时,李某书写了一张内容为“收到李某还款1万元”的收条,由陈某在收条上签字认可。在同年6月借款到期以后,陈某向李某催款,李某未还。过后,陈某又让其妻子黄某到李某处催款。李某对黄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