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72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翠英 《农村青年》2014,(12):63-64
保护地栽培的茄子常见病害有菌核病和茎腐病,而且都易见于苗期开始危害茄子的茎基部,出现茎基部的变褐腐烂,这两种病出现后,容易造成混淆,只有认真辨别,对症施药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是云和县农业局的一名高级农艺师,一直从事食用菌的开发研究。去年8月,我以技术员的身份,被选派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参加援疆工作。帮助当地农民栽培食用菌,是丽水市产业援疆的重要内容。来到新和后,我走访了当地的气象局、农业局、林业局、农办等单位,查阅收集有关资料;走进食用菌企业、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大户进行调查,同时走访周边  相似文献   
13.
正大棚育苗、暖圈养殖、企业务工、商贸服务……当你走进七师一二九团,很快就会被浓浓的职工多元增收氛围所感染,只见商业街生意火爆,农贸市场人来人往,暖圈畜舍内猪肥牛壮,温室大棚里春意盎然,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团场职工们正用多种方式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想。绿色大棚——职工增收的小银行"刚收完一茬辣椒,套种的小白菜、油麦菜就可以上市销售啦,这茬小菜价格不低于8块钱,一个棚少说也是3000多元……"三连大棚种植户党海棠高兴地算着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11,(5):15-15
在世界玉米栽培方面目前有两个高产纪录:一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保持的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另一个是我国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专家李登海保持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5.
农一师十团八连635东地号310亩棉花姊妹田,由5名女职工承包,2009年棉花单产510公斤,户均收入9万元以上。2010年棉花单产568公斤,户均收入达12.5万元以上。现年40岁的熊华清是635东地号的条田长,1998年进疆,一直在十团承包棉花,曾连续6年被团场评为植棉能手荣誉称号。635东姊妹田是八  相似文献   
16.
商盾 《北京观察》2006,(9):62-64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茶是我国祖先在寻求各种可食之物、治病之药的采集过程中,被发现的,后来由药用或食用逐渐发展为饮用.但是,饮茶缘于何朝何代,学术界有不少说法,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产生于神农时期.其根据是茶圣陆羽<茶经>中的一句话:"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国公."由此看来,茶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从野生到半栽培、栽培经历了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自然生态资源法律规范和生态补偿制度主要体现为公法性质,存在结构性缺陷,亟需利用公益性私权解决生态保护中存在的自然资源产权私权性与用途管制公权性的冲突问题,创新生态补偿银行、碳汇交易、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生态产品认证等私法途径,健全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机制等重构系统化的自然生态资源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我在写作道路上有所建树的话,这里面一定有《当代广西》杂志的不少功劳。几年来,我曾得到过她的辛勤栽培。  相似文献   
19.
沈瑞 《农村青年》2011,(2):61-62
由于菠菜颜色鲜绿,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C含量丰富,在世界各国食用非常普遍。加之近些年来速冻食品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脱水加工和蔬菜汁液加工的技术进步,菠菜又是最适应速冻等加工技术的蔬菜之一,于是,世界各国对于污染很少的中国菠菜需求量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这两年,农二师三O团工会在全团两千余名女职工中大力开展巾帼建功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女能人。昔日围着锅台转、洗衣带孩子的妇女们,如今已撑起了农场经济的半边天。该团妇联建立起了长期培训机制,每年都要开设棉花种植、牲畜养殖、果树栽培等专场技能培训,从而使全团两千余名女职工都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