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39篇
中国共产党   238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7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公仆思想源远流长,何谓公仆?公仆二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公众的仆人,就是为公众、为人民服务的.从理论层次上讲,公仆实际上是指在人民成为社会主人的基础上,社会管理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的一种社会政治关系.这种政治关系由观念形态、制度形态、组织形态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相对独立,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4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腐败犯罪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建强 《法学》2006,(1):117-12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有关腐败犯罪主体的规定存在差异。我国《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的定义与公约中公职人员的定义相比较更是南辕北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的实施,更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完善我国国内法中有关腐败犯罪主体的立法。  相似文献   
43.
目前,违纪违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呈易发多发态势,腐败案件也出现很多新的变化。据广州市司法局不久前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广州职务犯罪有四成是30岁左右的青年干部和公职人员所为,而广州青年干部和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人数的85%年龄在30到35岁,  相似文献   
44.
论公职人员的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祖爱 《理论月刊》2006,(9):103-105
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权利保护,不仅是保证公职人员基本权利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需要。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公职人员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他作为行政主体的组成人员,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另一方面,他又同外部相对人一样,也有自己特定的个人利益,并同行政主体之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贿赂犯罪作为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仅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直接败坏党和国家机关的形象,进而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健全完善贿赂犯罪治理体系,不仅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治理  相似文献   
46.
刘永军 《先锋队》2011,(12):36-37
加强领导干部岗位廉政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实现公职人员廉政教育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增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洁从政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防止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47.
1871年3月28日清晨,巴黎被"公社万岁"的呼声惊醒.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工人阶级破天荒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5月28日,公社的最后一批战士牺牲,数万人被杀、监禁、流放.事隔仅仅两天,马克思以极大的激情与义愤、以精辟深刻的理论分析,写下了<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两个多月的历史活动作了全面总结,成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  相似文献   
48.
对我国当前“三公”领域利益冲突易发多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益冲突是一些屡禁不绝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根源,许多典型腐败案件的背后都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冲突问题。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简称三公领域)是当前我国公共权力比较集中、利益冲  相似文献   
49.
《今日海南》2014,(7):12-12
<正>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我们摆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赢得的是有理想有价值的人生没了公款吃请,没了储值卡消费,吃粽子得自己买——对置身"体制内"的一些干部而言,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意味着又一次在"寡淡"中体会"清新"。自八项规定以来,这种转变日渐成为"新常态"。广大群众从中看到了希望,许多干部也由此卸下了包袱,不用再因送往迎来疲惫,不用再天天被酒精考验,不用再为坚持原则苦恼,关系简  相似文献   
50.
无功就是过     
正旧时考核官吏,既有"廉"的要求,也有"能"的要求。一个官员,不但要清正廉洁,而且要务实能干,这才算得上是称职。清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个故事说,一个官员死后去阴间报到,觉得自己生前是个清官,走到哪里都只是喝一杯水,因此非常有底气,在鬼神面前大可问心无愧。阎罗王见后,便教训他说:"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这名官员不服,辩解道:"某虽无功,亦无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