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请求权是案件得以执行的实体法上的基础,执行是为了实现权利人的请求权.依据请求权的基础权利,执行案件可分为绝对权案件和相对权案件.在执行程序中对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为被执行人必须对其财产状况如实申报,执行中人民法院必须对、且仅对特定案件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72.
部队旅团党委正、副书记作为单位主官,总是有繁杂的事务需要处理。作为党委集体领导重要成员,党委委员应自觉摆正位置,认真履职尽责,主动分担担子,充分发挥好党委集体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前,我国的举证责任制度在举证责任分担、防止“诉讼突袭”和证人作证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影响了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加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设立举证时限制度以防止“诉讼突袭”、完善证人作证制度以促进证人积极参与庭审活动,是完善我国举证责任制度、推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新视角: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是解决日趋严重的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但面临着许多障碍。通过政府承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实现公共服务决策与生产的真正分离、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和构建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可以创建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75.
76.
城市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策过程,本质上是其“融入意愿”与“融入能力”的有效结合。理论界现有研究倾向于从整体视角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均衡分析,既未区分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异,又忽视了成本要素对城市融入效度的现实制约。本文在对城市融入成本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资本再造成本”和“享乐成本”两个概念,丰富了城市融入成本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浙江的实证分析后发现,高昂的城市融入成本特别是居住成本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为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失范性融入”的问题,建议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及农民工自身相结合的角度,构建多元复合主体的财政分担机制,以逐步破解外来人口机械增长与城市融入效度偏低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77.
杨淑霞 《河北法学》2012,30(6):67-68,69,70,71,72,73,74,75,76
2011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我国“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模式.历史和现实昭示:各级政府履行社会保障义务的优劣,直接影响公民各项社会保险权利的实现,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应针对政府履行社保义务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社保项目的特点,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担社会保障义务的机制.  相似文献   
78.
曹险峰 《法律科学》2012,(2):104-111
《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了作为损失分担一般规则的公平责任,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侵权法上公平责任的特征,是可以独立适用的补充性损失分担规则。公平责任的适用条件较为严格,《侵权责任法》第24条的规定应作合理化解释。损失分担时应考虑损害事实以及行为人与受害人双方的经济状况,这两种考量因素具有适用上的顺位性。  相似文献   
79.
王名扬 《法制与社会》2013,(21):216-217
源于西方的教育券制度在我国浙江、湖北等省份和地区进行着本土化的实践,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均以失败告终。本文基于成本分担的理论,分析教育劵制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配置工具的合理性。并基于我国少数省份实践的失败经验,分析影响我国教育券制度有效应用的困境所在,其中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券面值较低、与我国基础教育制度相冲突等等。  相似文献   
80.
担保人之间能否相互求偿的争议可追溯至罗马法,最终分担请求权的确立为肯定论奠定了根基。在释义学层面,当债务人无清偿能力且担保人之间没有明确约定是否能够相互求偿时,混合共同担保人可以通过类推适用《民法典》第524条实现相互求偿。虽然《民法典》第524条的本意在于规制第三人代为清偿,但实际上却为求偿权补足了代位权,使担保人能够获得附属于债权上的担保权利。物上担保人与保证人作为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因清偿取得清偿代位权,承受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包括附随于债权上的担保权利,并以新的债权人的名义向其他担保人在应分担的责任额度内主张求偿。该路径可扩展适用于包括共同保证、共同抵押在内的所有共同担保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