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864篇
中国政治   155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7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党史纵览》2013,(10):43-43
刘少奇,湖南宁乡人,原名刘渭璜,1898年11月24日生。少年时期.刘少奇在家乡上过私垫和小学。15岁时考入宁乡县立玉潭高小.1916年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湖南邵阳中学。随后又考进了长沙一中,再后考进了宁乡驻省中学读书。  相似文献   
22.
刘少奇在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应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有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刘少奇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对我党干部队伍的成长、壮大、发展、成熟,并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党的宝贵的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23.
顾艳芬 《党史文苑》2013,(12):40-41
刘少奇在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应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有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刘少奇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对我党干部队伍的成长、壮大、发展、成熟,并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党的宝贵的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24.
研究《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创作原因,要以其创作时期的相关文献为依据。这既包括刘少奇1939年7月8日、12日分两次为马列学院学员演讲基础上形成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党内团结与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执行》,也包括《修养》大纲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与发展》大纲。解决党内存在的与党的"先锋队"性质不相符的问题,是刘少奇创作《修养》的总根源。具体原因则包括:党内思想意识问题;政治路线问题;组织纪律问题;理论薄弱问题;党内政治文化问题;党内生活问题。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修养》所指出的问题及其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今天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谈乐炎 《小康》2012,(6):106-109
1962年初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以其七千人的空前规模载入史册。这个会议为什么要扩大到七千人?为什么要开27天的时间?中央领导层对会议的设想和引导经历了哪些变化?七千人大会的缘由和经过又对后人有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6.
孟红 《党史纵览》2012,(10):27-33
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共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56年9月1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八大隆重召开。为启动这辉煌而又艰难的一幕,毛泽东在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全力支持下,深谋远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27.
28.
张颖 《实践》2013,(7):33
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是中国共产党自井冈山时期就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土地革命时期,朱德亲自率众挑粮上山;抗战期间,毛泽东在大生产运动中开荒种菜,周恩来、任弼时摇起纺车纺纱织布。新中国成立后,如何使原有的干部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是摆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刘少奇说:“干部问题是党内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29.
在回顾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长史时,人们经常提到的是,遵义会议和延安时期在其中所起的历史性作用。这当然不错。然而,若因此而忽略瑞金时期在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甚至无视或扭曲这一点,却是有违史实、有失公允的。因为瑞金时期不仅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孕育、萌发,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以及较为稳固的空间,而且也为它的成型作了一定的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没有这些基础,就没有后来的遵义会议以及延安时期的种种成就。  相似文献   
30.
李珊珊 《党史文苑》2012,(10):30-33
刘少奇的城市接管思想是刘少奇纠正各地接管城市工作中的失误,指导城市接管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刘少奇的城市接管思想包括入城部队必须保护新收复的城市,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是接管城市的中心环节,干部要学会管理城市,把打碎国民党政权机构与改造旧职员区别开来,逐步改造国民党文化教育机构等内容。刘少奇的接管思想对中共接管大城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