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正编者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一句至理名言如今却被两款打车软件打破了。想免费打车吗?马上用嘀嘀打车吧!这并不是一句广告噱头,是一个事实,一个天上掉馅饼的事实。那么,是不是免费就一定全是好处呢?姑且不谈免费仅仅是软件公司吸引关注度、增加客源的暂时性手段,单单打车软件本身近期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我们也不妨来聊聊这个关乎大家出行的话题。  相似文献   
32.
2011年,邓飞告别记者生涯,投身公益,“发起人”这个被他自己形容为“酷”的新职业,也随着他运营的“免费早餐”公益计划,进人了公众的视野。如今,已经成为公益人的他,所做的工作远比“发起”要复杂得多、持久得多。他给自己的警示是“让自己的内心纯粹、诚实”……当“免费午餐”越做越大时我发现我回不去了2011年开始的“免费午餐”计划,是500名记者联合发起的,那次我第一次用了“发起人”三个字,当时给自己的定位是提出者、倡导者。发起“免费午餐”计划时,我没有做任何准备。当时我参加天涯社区年会,我被天涯网友评选为“年度记者”,而“中国最美支教教师”蔡加芹正好就坐在我身旁。她说她的学生没有午餐吃,她吃饭时无法面对他们渴望的眼神。  相似文献   
33.
正原本由小车车主交纳每年680元/辆的路桥费,今年起转由政府"埋单";所有公立医院1小时免费停车;逛公园可免费入园;农村学生在全国率先享受免费午餐;乘公交,绝大部分线路,包括刚开通的BRT快速公交,都只需1元钱……历数柳州老百姓享受的"免单"福利,涉及生活方方面面,显示了柳州市政府为百姓着想的务实作风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4.
百善孝为先     
近期以来,一个6分钟的视频短片《天堂午餐》,在网上走红。随便在百度上一搜,就有200多万条相关信息。这是讲述一个儿子给妈妈做了顿期盼已久的午餐,却只能送往天堂的故事。如此简单的视频,何以触动网友们的心弦,特别是让众多80后、90后看得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35.
新华 《学习导报》2011,(24):59-60
中国——食为天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很久以来,人们见面寒喧的第一句话总是“吃了吗?”如今虽然世易时移,但中国人最重视、最牵肠挂肚的仍然是吃。在一般的机关事业单位,午休从12点开始且持续至少两小时,  相似文献   
36.
杨琼  马芳 《当代贵州》2011,(29):32-32
暖暖的阳光下,几大锅排骨、炒鸡蛋以及豆腐、白菜等香喷喷的饭菜摆在85名留守儿童跟前。  相似文献   
37.
2010年春季学期,广西柳州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农业户口的学生们,和柳州其他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子一起吃上了“免费午餐”。至此,柳州“免费午餐阳光工程”用两年的时间,终结了这些学生家长挑饭篓翻山越岭给孩子送午饭的历史,使10.3万学子受益。(据中新网10月25日报道)  相似文献   
38.
2011年,中国慈善事业遭遇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红十字会等官办慈善,遭遇公信力危机;另一方面,免费午餐等民间慈善迅速崛起,催生慈善事业的变革和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级慈善总会、各类慈善机构的建立,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然而,一起郭美美事件,却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官办慈善公信力跌到冰点。民间慈善异军突起20岁湖南女孩郭美美冒用红十字会商  相似文献   
39.
在提篮桥社区综合党委的协调下,日前,北外滩地区专为白领员工解决午餐而设立了3个白领就餐点。辖区内楼宇上班的白领只要持街道发放的白领就餐卡,就能在就餐点吃上一顿蒙荤素搭配的“白领优惠套餐”,最低只需10元。  相似文献   
40.
《人民论坛》2012,(3):56
1.微博打拐:有目标才有制度突破@于建嵘:先禁乞儿还是先建福利保障制度。这是个伪问题。禁止是目标,具体路径当然要以福利保障制度为前提。有目标,政府和社会才能有所作为,才有制度突破,有何不可?——学者于建嵘回应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争论,2011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