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624篇
世界政治   3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2586篇
中国共产党   819篇
中国政治   2122篇
政治理论   577篇
综合类   195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1049篇
  2013年   940篇
  2012年   743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近年来,教师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工资待遇的呼声较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教师集体抗议地方政府未能依法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的行为。教师集体抗议行为主要是由于教师无法通过个体力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自发组织的行为,试图通过集体的力量落实合法权益。集体协商体制的健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作为政协协商民主的形式之一,提案办理协商集中体现了提案人、承办单位、政协组织等多元主体相互配合、平等协商参与公共决策的价值理念。近年来,基层政协积极探索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面临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坚持行之有效的提案办理协商机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提案办理协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3.
程序对政党协商具有重要意义,程序是政党协商的内在要求和保障,也是提升政党协商实效的路径。我国虽然建立了较多的政党协商制度,但政党协商的程序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程序建设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和保障机制不全的问题。因此,加强政党协商的程序建设要加强对政党协商的领导,健全程序设计,提升政党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04.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社区进行了协商治理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四川省A村和B村就是其中的例子。通过对A村、B村协商治理实践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我国农村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路径,切实提高基层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5.
2015年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促使大量案件涌入法院,从而加大了案多人少的矛盾。社会化的法院调解通过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相互协作能够提高法院工作效率、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实现法律社会,其在效果上比法院调解更有优势。法院调解社会化是以调动多元社会控制方式为其价值取向,委托调解是法院调解社会化的制度载体。因此,基于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情,我们需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充分激活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资源并培养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解纷队伍来实现法院调解社会化的价值。这不仅能赋予当事人更多的程序选择权、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化解当地案多人少的矛盾,还可以节省其司法资源、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6.
正人物简介:陆良德,男,汉族,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人,1962年11月出生,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学历,现任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江门村党总支部辖河坡、周村、下江门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64名。近年来,陆良德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打开村民致富大门,积极抓好社会民主管理,打造幸福和谐新农村,江门村多次被自治区、桂林市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村"等称号。2016年7月,陆良德被  相似文献   
10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协商民主以其独有的丰富内涵和形式凸显出在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两个重大课题中的内在逻辑联系。新的时代赋予了协商民主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创新和拓展。以新的视角全面准确地把握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求和趋势,是有效推进协商民主具体化、现实化,实实在在"真协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8.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是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政党协商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主要从政党协商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政党协商对参政党提出的时代要求,探索参政党如何在政党协商中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协商民主的实效并非尽如人意。它不是制度层面的问题,而是协商民主的工作机制出现了问题。为此,必须尽快确立健全协商民主工作机制的原则,根据我国的历史传统、现实社会环境,考虑对目前已经运行的工作机制进行功能调整,同时着力建立三大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0.
我国的政党协商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政党协商理论有着自身严谨的逻辑前提和内容要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党协商的逻辑前提,民主党派以参政党角色参加政党协商,协商的内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事务。新形势下,要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优化政党协商制度,提升政党协商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