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韩咏梅 《乡音》2013,(10):21-21
重视和抓好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实践,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永续发展、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发表关于全党大兴学习之风的重要讲话。我们必须坚定自觉、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好这一郑重政治要求,着力把学  相似文献   
22.
孟子德性伦理思想是系统的,并且其理论是自洽的。人伦出于天道是生命的德性本质形成的前提,因而,孟子以天道作为其德性伦理思想的形上根据。"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天所赋予,先天于人的心中,它们不仅共同构成了人性中的本然之善,代表了四种道德能力,而且也为孟子的德性伦理思想提供了人性根据。因为有了四心,有了人性善的基础,五伦说规约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伦理和伦理实体的基本格局,为孟子德性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伦理上的缘由。  相似文献   
23.
善恶一直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本文就是从善恶概念的历史演变来讨论西方的善恶概念的。  相似文献   
24.
解构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以反抗久已存在于西方思想界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武器。他通过颠覆言语/文字这一二元对立从而动摇了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学开车》一剧展示了一幅颠倒了的善/恶二元对立之图,恶势力压倒了善势力。善不能以其本来面目出现,只能以“非恶”的面目出现。  相似文献   
25.
《求实》2015,(9)
就本体论来看,资本本身并无善恶之分,也就是资本本身并不会追求恶,也不会追求善,即无善无恶。在认识论上,主客二分之后,由于主体(人)的介入,资本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成为相对于主体(人)而存在的客体。一方面,资本从其诞生起就"每个毛孔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被牢牢地烙上了"恶"的咒符;另一方面,资本如阿拉丁的神灯一样照亮了人间,推动着社会的巨大发展。在价值论上,就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来看,资本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和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并对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恩格斯 《新湘评论》2010,(11):62-62
如果说,在真理和谬误的问题上我们没有什么前进,那么在善和恶的问题上就更没有前进了。这一对立完全是在道德领域中,也就是在属于人类历史的领域中运动,在这里播下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恰恰是最稀少的。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  相似文献   
27.
王艳娜 《法制与社会》2010,(14):289-290
人性问题自古至今一直是我国哲学的重大问题。对他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总的来说,可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本文针对这四种观点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8.
李明 《世纪桥》2009,(19):58-59
本文从科学技术中性论和科学技术价值论,以及科学技术善恶价值的动态过程论的比较、对立,形成对科学技术善恶价值的新思考。科学技术负荷着人类的善恶价值,科学技术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特定的人赋予其特定的善恶价值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9.
人性远比善恶要复杂许多,但无论多么复杂的人性,延伸到极端的,却只有善与恶。  相似文献   
30.
民主与专制是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一对核心,专制并非是对民主思想的简单背离,两者相互贯通、共同发展,对专制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推动民主思想新的发展。本文尝试从工具理性角度、环境价值论、神学视野及善恶论等不同视角对专制主义思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