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74篇
工人农民   42篇
世界政治   1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2篇
法律   771篇
中国共产党   797篇
中国政治   1309篇
政治理论   655篇
综合类   111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公选是公开选拔的简称,现阶段被广泛运用在我国厅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副职的选拔任用中,成为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在公选自身的建构与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一些困境,急需通过制度创新与探索加以解决,实现公选的制度化和体系化.本文通过对公选制度化过程中困境的分析,试图围绕"制度化以降低公选成本"的主线,建构一个以定期分类资格考试为主体,公务员考试与公选考试同步的相对合理的公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2.
安全困境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由历史问题所引发的中日民间和官方之间的摩擦与对立愈演愈烈,中日关系 陷入了自1972年建交以来史无前例的困境之中。历史问题似乎成为横亘在中日关系之间 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笔者看来,中日之间真正战略博弈的大幕才刚刚拉开,历史问题 只是浮现在中日关系表层上的冰山一角,潜伏在历史问题之下的中日安全困境才是导致双 边关系发生重大战略性变化的真正原因。显然,认清中日关系的实质,对当前在战略高度正 确认识和把握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中国的和平崛起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 运用国际关系安全困境原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中日关系进行深度透视,揭示两国崛  相似文献   
53.
当前东北亚地区扑朔迷离的形势可视为朝鲜核试验、萨德入韩以及美国的"亚洲回归"政策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美国的"亚洲回归"以及转而实施"亚太再平衡"政策其旨在应对中国的崛起,对中国进行"战略封锁"。在此背景下,朝鲜核试验(第四、五次)、朝鲜频繁的导弹试射、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等破坏了东北亚既存的和平共处和战略均衡局面,大有使韩美日和朝中俄回归到"冷战式对立"之势,东北亚可能再现"新冷战"格局,地区"安全困境"也将日趋严峻。本文认为,美国积极推进"萨德入韩"的根本动因在于:一方面向日益紧密的中韩关系打入楔子,另一方面要实现对中俄的战略遏制。韩国同意部署萨德本身,一方面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明显的战略误判。"萨德入韩"使得半岛局势急转直下的同时,也使得半岛成为东北亚各国回归传统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中国之所以对韩国同意部署萨德的行为产生怀疑并敏感的反应,原因在于萨德系统不能有效应对朝鲜的攻击,而是为了弥补美国应对中国的导弹防御系统(MD)的缺口。从这种意义上说,部署萨德的负面影响将日益凸显:一是它并不能减少朝鲜的安全威胁,反而有可能刺激朝鲜而使得韩国更加不安全;二是中韩关系将因此严重受损,两国政治、经济、人文交流与合作必将受到冲击;三是东北亚地区将可能再次回归到两极对立状态,朝鲜半岛的安全困境将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54.
一项政策从“试点”到“推广”是需要经济基础为之保驾护航的,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政策“试点”的倾向性①,导致了政策“试点”的推广“瓶颈”.本文以山东省新农保试点为例,分析我国政策“试点”的推广困境,最后就新常态下政策“试点”的路径选择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在西方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的宪政民主制度已经实行了几百年.其弊端有制度设计上的先天缺陷.也有后天墨守成规之不足。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世界政党政治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政党逐渐蜕变成“选举机器”.以西方多党制和议会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宪政民主”已成为极化政治和金钱政治的代名词.制度性困境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56.
张耀铭 《求实》2012,(9):93
孙家驹所著《地球之难:困境与选择》,是一本纯正的学术书,作者在从容自如的叙述中蕴含着对重大问题的深思,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是它的主题,利奥波德的“土地共同体理论”、拉伍洛克的“盖娅理论”和马古利斯的“共生进化理论”是它的依托,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是它的特点.用全球眼光研究“地球之难”,以理性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以忧患意识探求“囚徒困境”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57.
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不仅仅是居住地的改变,还存在人力资本的提升、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思想意识的变迁等问题。面对生态移民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需要从政府层面、主体层面、社区层面和社会层面采取措施,突破其社会适应的困境,使其在迁入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8.
刘玉蓉 《探索》2012,(3):163-167
政府传统的社会管理面临滞后的社会管理理念更新困难、基层社会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社会协作治理机制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体系尚未建立、社会风险的危机应对欠缺等困境。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先行先试地,对基层社会管理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其形成的"容桂模式"对政府基层社会管理改革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社区进行了协商治理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四川省A村和B村就是其中的例子。通过对A村、B村协商治理实践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我国农村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路径,切实提高基层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0.
"封闭式小区"是现行中国居民的主体性居住模式,"封闭式小区"居住模式迎合了现代城市居民对生活安全、质量与隐私保护的诉求。然而,该居住模式供给私人空间的同时割裂了城市的整体性,对交通布局、社会关系维系等形成了一定制约与阻碍,其格局的单一性、封闭性与同质性是变革考量的重要体现。研究的开展有利于发掘开放建构中的预期困境,进而为拓展决策视野,提升国家街区政策的实践效果铺设良好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