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76篇
中国政治   424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正为落实中央党校校委关于加强社会调研的要求,2014年6月21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赴天津滨海新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进行调研。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应以创新驱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问题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  相似文献   
112.
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对于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在实践中要以"四个重在"为纲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3.
2月23日在武汉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上,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达成《武汉共识》,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相似文献   
114.
肖德荣 《求索》2011,(9):98-99,16
通过城市品牌的建设,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城市社会、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增强城市凝聚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本文从城市品牌理论出发,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塑造的途径,从而为长株潭城市群品牌建设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寇杰 《创造》2014,(12):46-56
正产业兴则地方兴,产业强则经济强。20多年来,云南产业园区在规划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体制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已成为带动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和加力引擎。但观念不新、产业不强、活力不足仍是当前多数产业园区的共性问题,在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活力与多方制约并存的新形势下,云南产业园区应当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用创新的理念、全球的视野,深挖自身活力、拓展外部潜力、凝集发展动力,实现各个产业园  相似文献   
116.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群,两者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人缘相亲,但在区域经济协作方面比较松散,关联度较低。从区域经济协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推进两大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新湘评论》2008,(4):F0004-F0004
湘潭九华经济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位置。东临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西靠湘潭大学,南距湘潭市中心区5公里,北距长沙市中心区27公里,境内沪昆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长潭西线高速公路连接南北,湘江黄金水运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规划、湖南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湘潭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都被列为长株潭重点发展区域。同时也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湖南省规划的轿车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8.
李婕 《小康》2007,(7):70-72
投资成渝正当时。在充满乐观的期待中,浙商希望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六月,重庆直辖十年,举城狂欢,城乡统筹试验特区正式在重庆掀起盖头。由此,未来的重庆将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密集群,直至合并为超大都市区,连同库区城市群,将使重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密集区。当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重庆时  相似文献   
119.
城市集聚理论与中国城市化战略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的集聚功能是支配城市发展与布局模式的主导形式。为适应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重视构建大城市群,形成以城市为区域发展极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体系。具体包括:创建世界第六、第七大城市群,建立中国沿海城市集群经济带,建立长江流域的城市群,构建西部地区城市群。  相似文献   
120.
城市群的发展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又受制于内在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是一个自我构建与被构建的相互作用、交汇融合的过程。在研讨武汉城市群建设过程中,从城市群自身性质特征及功能现状等内在条件,从自构与被构相融合角度把主动性与可能性结合起来,对武汉城市群发展取向进行正确选择才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