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258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天津支部生活》2012,(7):42-42
大跃进”时期,彭德怀到某三线社区视察。有一天,指挥部的同志陪同他驱车前往位于云南省境内的仁和镇。一下车,彭德怀就要到附近的农村去转一转。  相似文献   
12.
于法 《春秋》2012,(3):30-34
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57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的社论,要求“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方面的工作.在12年内都要按照必要和可能.实现巨大的跃进”。这是大跃进的先声。是年冬季.全国范围包括栖霞在内掀起了以兴修水利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大跃进"运动的研究并不是国内学者的专利,事实上国外学者早已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学界有关"大跃进"运动起源的观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于促进国内的相关研究具有较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功献 《党史博览》2013,(12):27-30
农村公共食堂是20-50年代中共在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中,伴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骤然兴起的“新生事物”。到1958年底,全国农村共建立公共食堂340多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公共食堂办起来后,尤其是公社化后曾一度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而且提倡“放开肚皮吃饭”,这种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公共食堂,其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宋冰杰  刘磊 《传承》2012,(16):6-7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科技大跃进是在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党中央号召全党全民大办科学,大搞技术革命,向科学技术进军。科技大跃进不仅没有起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应有效果,相反却给当时的科学事业带来了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6.
书荐     
《时代风采》2013,(6):32
《微观历史1957-1965》/祝伟坡建国初期,究竟是一段怎样的岁月?获得新生后的民众在改天换地的豪情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坎坷?历次大规模的运动中,个人命运发生着怎样戏剧性的变化?党和人民在探索的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迷茫?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整风整社运动、四清运动的当事人,作者依据当时的主流意识,以日记的形式,从个人视角记录了历次运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我们走进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重温历史,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以  相似文献   
17.
张法 《探索与争鸣》2012,(12):31-33
中国城市大跃进中的三大现象:雷同、平庸、缺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大跃进,固然取得众多成绩,但在城市景观上至少留下三种令人极为痛心的后遗症:雷同、缺失、平庸。雷同是指从北国的哈尔滨到中部的武汉再到海  相似文献   
18.
1956年在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发动一系列的群众运动去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通过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分析,力求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进行细致的解析.  相似文献   
19.
"大跃进"运动之历史起因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国外学者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大致而言,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就"大跃进"之起源问题,先后提出了十种最有影响力的解释。系统爬梳这些解释,能为国内学界深入开展相关的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杨奇 《广东党史》2007,(1):53-54
我在70岁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于是每日看报读书,自得其乐。正如《论语》所谓:“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据《辞海》注释③:“老”,是“死”的讳称)。15年来,我读的书很杂,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史,以及有关的人物传记等文章。许多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