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我国司法改革正处于转型期,与此同时检察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借鉴法律现实主义之目的是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检察制度改革提供些许方法论及思路,尤其是法律现实主义对于规范司法行为方面,可以拓宽检察管理模式的视野。在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语境下,引入法律现实主义,理性对待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检察管理模式中的客观性,达到实现社会正义之目的性,将有助于构建合理衔接检察制度改革的检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新的解释学范式,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创新达到了新高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逻辑契合、理论架构,进一步把握二者之间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新的文化底色和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143.
王婉玉 《世纪桥》2024,(4):33-35
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因与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实践方式、群众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而吸引了无数仁人志士和学者的关注,并为两者在中国大地实现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实现两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4.
梁军峰 《学理论》2009,(11):56-57
无论是在价值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参与武民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存在很高的契合性。参与武民主理论在对民主实质的理解、民主的范围以及民主的实现形式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都有共同之处。发展参与武民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5.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6.
胡佳宵 《法制博览》2015,(4):232+230
法律信仰既包括主体对法的认同,又包涵法自身的价值,法律信仰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国家法对民族习惯法的吸收,还有助于国家法民族习惯法的修正。  相似文献   
147.
石勇 《台湾研究》2022,(6):23-31
情感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情绪、情感也一直是大陆涉台研究与对台工作实践的一个重要考量。情感因素对两岸互涉对方之政策、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与身份认同以及两岸关系张弛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大陆涉台研究与对台工作实践应继续关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密切追踪岛内社会民心发展动向,积极了解台湾同胞的利益与情感需求,正确认识两岸之间的情感与价值冲突,不断加强和完善涉台舆情预警与危机处理机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48.
反垄断法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理论探索》2007,1(2):148-150
反垄断法一直被誉为市场经济的“宪法”,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语境下,和谐社会的共享性特点和反垄断法的反独占性倾向具有同质的价值取向,它们是内在契合的。具体而论,反垄断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反垄断法利于政府在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二是反垄断法利于市场秩序的构建;三是反垄断法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生存环境;四是反垄断法利于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9.
在纷繁复杂的众多理论体系和文化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其独具的科学性煜煜生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包容性绵延不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时代要求,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实现两者结合,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入手探索其契合条件,进而在理想社会、以民为本、辩证思维方面探寻其契合表征,同时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助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0.
王贺锋 《世纪桥》2007,(7):32-32,54
传统的和谐观往往只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等群体关系的谐调,忽略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爱默生"个人主义"希望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使人类能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这种益于人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积极向上的人类精神,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极具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