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本文将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心理补偿性、道德性与道德颠覆性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认为民间信仰具有"认识自己,整合社会","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繁荣社会主义农村传统文化"等作用;而新农村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和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要通过提高民众素质,政府积极引导和建设宣传阵地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32.
曾莉  李佳源 《公共行政评论》2013,(2):72-103,180
公众参与是"公共治理"时代民主行政的基本诉求,公众评价公共服务绩效是否切实可靠,是关系服务型政府建设纵深推进的重要问题。论文立足H市基层警察服务绩效评价的实践,围绕"公众主观评价是否基于客观绩效做出"的理论争议,从整体层面和具体维度上分别探讨了主客观评价之间的契合性,以为公众有效参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策略思考。研究发现,在整体层面上客观绩效对公众主观评价具有显著影响,而在具体层面上主客观评价之间的契合性却存在差异,即公众在宏观层面上对公共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识别或判断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公众主观评价的可靠性不能一概而论。可见,公众对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价不是评不准,而是评价的对象和内容要找准,建构科学合理的公众评价体系亟需努力。  相似文献   
33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经济功能、承担主体、实现路径等方面存在契合与互补。对两种意识形态理论契合与互补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地借鉴与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成功适用的地方。借鉴的同时必须要认识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以下方面成功地实现了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及其建设;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取向;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展示的方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批判地吸收是对待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334.
第一章公证制度进入我国物权变动领域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制度保障 一、公证制度进入我国物权变动领域的必要性 (一)公证制度简介 在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中.(法定)公证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特别是物权法中.都有关于公证制度的具体规定,物权制度和公证制度有机契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从比较法学的角度看,我国法律制度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近似于大陆法系的法律,且实践证明.继承和发展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形式和内容.使我国的法制得到了发展。因此,研究并在物权变动领域中引入公证制度。是我们借鉴和发展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必然。  相似文献   
335.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利他的行为和倾向,是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亲社会行为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实现的.在我国,雷锋精神作为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和行为榜样.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前提,就是必须科学认识亲社会行为,并为大学生实践雷锋精神提供制度化保障.  相似文献   
336.
与国家管理模式相契合的行政法.因过分夸大公私利益紧张关系,过分强调行政优益性,过分聚焦行政行为,过分重视命令——服从,导致行政法逻辑的扭曲和行政法制化正当性的削弱。正在崛起的公共治理模式要求确立一种因认同而遵从的行政法治理逻辑。为此,第一,要反思行政法的治理机理.通过维护公共理性来助成解决私人选择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337.
汪火根 《长白学刊》2011,(6):125-128
个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与国家之间保持合适的张力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前提,而这个前提,需要借助于共同体来实现.共同体对个体的社会联结和社会化,有助于缓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而共同体对社会的组织化功能,则有助于增强社会力量,缓解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紧张.共同体在“个人-社会-国家”之同所发挥的这种缓冲作用,使得它与社会秩序具有...  相似文献   
338.
基于契合来发展理论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这不仅对自然科学是如此,对社会科学尤其如此。究其原因,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更复杂、更多变,社会制度的调整更牵涉复杂的利益关系。正是由于任何社会问题的处理都不是孤立的,必然会与其他社会关系牵涉在一起;因此,要真正理解社会现象,就必须尽可能地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求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不幸的是,随着独立的经济学院与经济学位的设立,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了;结果,不但经济学的学生很少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且经济学依靠复杂的数理模型构筑起来的封闭体系也使得法学等学科越来越望而却步。同时,受“分”的思潮影响,目前学术界盛行着这样一个极大的误见:“专”即是“深”,而“通”则意味着“泛”。但实际上,对知识“深”的界定并不在于我们获得了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原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339.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法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他们那个时代的战争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他们认为,战争和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战争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战争和法律都是政治的体现,它们共同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法律既体现战争规律,又对战争有着制约作用。研究战争对法律的影响以及法律对战争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0.
冯川 《唯实》2006,(9):98-101
传统上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被认为是截然冲突的.近年来出现了对经济学的非道德化的批判,但多着眼于道德伦理“应当“对经济行为产生制约或补充.对经济、道德行为的考察,应该将主客观统一起来,才能正确地分析其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认为道德行为和经济行为都可以既是利己也是利他的.同时,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都同时具有“自律“和“他律“的特点,因此,两者在理论上和实现是可以妥协和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