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廉政瞭望》2005,(3):58-59
历史伟人毛泽东的预言,决不是臆测,也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再加上超凡的调察力、深入的调查研究、缜窑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合符客观规律的绪论。  相似文献   
12.
刘文良 《思想战线》2005,31(1):130-135
中国的文学批评要继续生存和发展,要在全球化时代中有所作为,就需要重树它的浩然之气。面对文坛大腕,不瞎捧;面对名利诱惑,不媚俗;面对"权威"的棒喝,不低头;面对西方强势话语,不盲从。批评家的这种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是文学批评充溢浩然之气的前提;批评家丰厚扎实的学识素养和良好的理性思辨能力,是文学批评浩然之气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党员干部是群众的学生还是群众的先生?毛泽东说过: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当好学生。这句话阐明了当学生与当先生的辩证关系,对我们党员干部如何真心实意放下架子、当好学生颇有启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党员干部在思想水平、学识素养、工作能力等方面,按要求应比普通群众高些强些。可以说,只有具备当先生的资格,才能更好地领导别人。但是,领导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有不少内容书本上学不到,  相似文献   
14.
在三四十年代,马寅初在经济学界的学术位置是显赫的,一九四九年后马寅初纯粹的学术研究有所停滞,原本通过学识点评时政的做法也大大收敛,他的老一套经济学观点渐渐不被看重,学术威望不由地降到低点,人们只是习惯于他不停地在诸多政治问题上应景表态。  相似文献   
15.
王茜 《求索》2011,(11):74-75
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一生非常注重学识素质的修为。学习是他前进的动力、智慧的源泉,是他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他的博学专精,学以致用、学以履职的学识观值得研论。  相似文献   
16.
大宋春秋     
赵普之奸(下) 赵普除了危言耸听、离间君臣关系以外,还嫉妒陷害同僚。 赵普少年时读书不精.因此学识不深。《宋史》中说:“普少习吏事。寡学术。”作为一位一统王朝日理万机的宰相,赵普的学识水平已明显与担任的职务不相符合。宋太祖曾多次向赵普问及前朝制度.他都无法回答。  相似文献   
17.
陈平原 《南风窗》2012,(15):100-1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书中展示的是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在这"风景"里既有学识,又有趣味;既有"关键问题",又有各种"八卦",更有作者的治学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进 《当代贵州》2014,(31):62-62
正自识字以来,坚持读书,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一路愉快向前,却发现"书"的指引也会有岔路、歧途。如何选择一本好书?曾国藩不止一次向家人和朋友推荐书目,有"每日必读"、"传家八部"、"家中必备28书",由此看来读什么书确实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信息泛滥的当下。《论语》无疑是传世好书,使我不倦阅读、不断受益。1996年读到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论  相似文献   
19.
正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是宗教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强宗教教职人员教育培养是落实宗教政策、服务信教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为此,包头市采取"四个提高"的措施,切实加强了宗教教职人员教育培养,把宗教教职人员紧紧团结在了党和政府周围。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市委统战部确定2013年为"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年",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继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通过培训班、学习会和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宗教教  相似文献   
20.
论见识     
燕秦 《湘潮》2013,(8):1-1
见识这个词,做动词用时,词典上的解释是接触事物,扩大见闻。这样的解释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很表面、很肤浅。应当说,见与识是同一行为的两个阶段、两个层次。见,可以指见闻。识,应当指认识、知识、学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或深化。因此,在见与识之间,至少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见多识广。就是见闻多,知识广泛。因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张。与之相反的情形是少见多怪。因为见得少,对很多司空见惯的事物也感到稀奇古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